會上講短話,話不離題。議這個問題,你就對這個問題發表意見,贊成或反對,講理由,扼要一點;沒有話就把嘴巴一閉。不開空話連篇的會,不發離題萬里的議論。即使開短會、集體辦公,如果一件事情老是議過去議過來,那也不得了。總之,開會、講話都要解決問題。
根源之一,仍然是教條主義。教條主義這個老毛病的一個突出表現,是懶漢思想,脫離實際,“惟書惟上”,對書上的話,生吞活剝,對上邊的指示,不動腦筋研究,生搬硬套。這樣,他們在文章或者會議的講話中,就必然拿不出貨真價實的貨色而不得不用那些又空又長的東西,來應付讀者和聽眾。>>>點擊詳細
?改文風要樹立問題意識。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樹立“問題意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直面問題、研究問題、回答問題,推動問題的解決,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好”,“把當代社會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臺階。>>>點擊詳細 改進文風,一定要從問題出發,直面問題、分析解答問題,給人以思想啟迪。稱為好文章、好文風的,這一點是少不了的。>>>點擊詳細 ?改文風要面子上做“減法”,里子中做“加法”。 改作風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深入實際、聯系群眾、解決問題,面子上做減法是一個方面,里子中做加法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如何把握這種“加”與“減”?就需要黨員干部多到基層調研,摸準改革發展的痛點難點;多向人民群眾問需問計,把握群眾的所思所盼,進而總結經驗、研究問題,寓改作風于破發展難題、解民生憂慮之中,將改作風扎根于時代前進的步伐中,使改作風煥發出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點擊詳細 ?轉變作風“實打實”,解決問題“見真功”。 作風實,意味著行動上落實。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務虛名,不擺花架子,用實實在在的付出,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以務實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梳理好流程,把握好細節,確定好時間節點,及時總結、及時調度,一抓到底。>>>點擊詳細 改文風,下基層踩出“回聲”體現的是一種作風、原則、立場和我黨的執政意識。那種光說不做,對群眾的呼聲沒有回聲;或不聞不問,推諉扯皮,久拖不決違背的是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領導干部唯有做到主動“身”入基層、心入群眾,善待群眾的呼聲,以回聲應呼聲,以行動贏民心,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贏得群眾發自心底的掌聲。>>>點擊詳細 好文風促進好作風。文風“假大空”的背后,就是作風上的不切實際的“大躍進”。不好的文風與脫離群眾的作風,就像一對孿生兄弟或姐妹,而好文風的源頭,必然是好作風。十八大之后,新作風、新舉措、新風尚、新觀念層出不群,新文風為新作風的廣泛傳播和倡導起了巨大的引導促進作用。當向實、向善、向好的“中國聲音”占據了宣傳主陣地,問題得到了解決,人民群眾自然會感到滿意。>>>點擊詳細
·改文風系列談:堅持群眾路線——改文風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