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文稿刊文:用功改文風
發表時間:2013-03-25   來源:紅旗文稿

  1958年,《文藝報》曾就文風問題展開過一次研討。當時,說空話、發空論的文章不少,洋八股、黨八股積重難返,“一片忠誠,滿紙呆相”的問題相當普遍。毛澤東在修改《文藝報》編者按時,對文風問題直言提出批評,并親自動手把冗長累贅的標題改得鮮明生動有力。如把《天津東郊區莊子鄉民生、民強農業生產合作社如何發動婦女參加田間生產》31個字的標題,壓縮為《婦女走上了勞動戰線》9個字。前后一比,優劣自明。

  文風不正是多種原因形成的,但正如毛澤東當年所批評的那樣,當今報刊乃至所有傳播媒體都該反思一下,自身是否也是不良文風的“推手”?不妨和以下幾種表現比對比對:

  一是端著架子,板著臉子,故作高深?!案呱睢辈⒉皇菍哟胃叩拇~,但一些報刊善于玩弄“皇帝的新衣”把戲,“語不蒙人不罷休”。堆砌不求甚解的外來詞藻,喜作媚外之文;碼放沒有句讀的連綿長句,慣寫肉麻之語;拿捏不知所云的概念游戲,專擺迷魂之陣。不考慮讀者的口味,不了解他們的喜好,像蹩腳的廚師一樣,把好好的原材料做成別人不愛吃的東西,是最大的浪費。

  二是自說自話,自我欣賞,拒人千里。有人把一些媒體的宣傳戲稱為“領導干部的黑板報”,秘書寫,領導看;誰看誰寫,誰寫誰看。為什么群眾不愛看?因為沒有他們的關注點,沒有關注點就沒有興奮點。事不關己,自然將其“高高掛起”。長此以往,媒體的公信力勢必遭受質疑,邊緣化也是遲早的事。

  三是刮骨剔肉,只剩死板板的幾條筋。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常說的話。理論文章只有以生動的實踐為支撐,才能讓人看得進,看得進才能信,信了才能服,服了才能跟你走。但很多時候,鮮活的事例被人為剔掉,只剩死板板的幾條筋以保持理論的“純粹”。孰不知,大多數人寧肯吃塊小排,有滋有味,也不愿啃一塊無味的大骨頭,這樣“純粹”的理論只能離大眾越來越遠。

  文風不正,誤國誤民。報刊媒體的當務之急,就是要丟掉困惑,用功改文風。

  崇實。實事最有說服力,也最能打動人。因此,改文風首先要返樸歸真,提倡崇實的精神。崇實,就要求寫作者思想正確、態度鮮明、作風正派,見偽則揭,見惡則爭,見善則揚,見賢思齊;就要求寫作者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不跟風、不趕時髦。肚子里貨色少,文章就會空。只有老老實實地分析問題,講出道理,文章才會說服人、打動人。

  傾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筆尖指向基層,鏡頭對準生活,首先要擺正自己同群眾的關系。不要老想著自己多么高明,你的架子擺得越大,人家越是不理你那一套,你的文章就越不愛看。要以真正平等的態度對待讀者,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想著什么,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然后才會用他們的語言,去打動他們的心弦。古人說,修辭立其誠。只有真誠,才能使“辭”感動聽者。如果我們端出的都是冒著熱氣、帶著露珠、散發著泥土芬芳的作品,群眾怎能不買賬?

  用心。也許有人會問,毛澤東的文章寫得那么平易近人、深入淺出,是不是毫不經意的?絕對不是。他老人家說過,有些同志寫文章就存心不要人家懂。而毛澤東寫文章卻是苦心孤詣為讀的人著想,連標點也不放松,存心要人家懂。唐朝文章大家柳宗元“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以怠心易之、以昏氣出之、以矜氣作之,強調的也是“用心”。唯有用心,我們的話說出來,才不會隔靴搔癢、枯燥無味。而建立新文風又非一日之功,只有在不斷刻苦的努力中才能完成。(閆玉清)

責任編輯:張智萍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亚洲精品一级AV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1 | 亚洲国产视频a在线观看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