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西寧市大通縣人民法院法官耐心細致地調解,妥善化解了一起因承包草原補償費引發的矛盾糾紛,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握手言和,用司法溫度融化了阻礙在兄妹親情之間的“堅冰”。
該案中二原告和被告均系門源縣蘇吉灘鄉燕麥圖呼村村農民,在我國“大包干”時期是同一戶主名下的兄妹。90年代初期,二原告先后出嫁,且在嫁入地也分得草原,根據我國“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該村仍保留了二原告的草原承包經營權。2012年,國家對原被告名下的草原依法征收,并按政策給予土地補償費,而正是這筆補償款,成為雙方矛盾的導火索,二原告認為原來家庭的草原應該共有,是家庭承包內部的承包人之一,在其所承包的草原被國家征收時,依法享有獲得補償的權利。二被告認為二原告已經出嫁多年,亦未經營和管理,不應該享有征收補償費。經村委會、草原管理站、移民安置辦多方數次協商無果,二原告將哥哥告上法庭,請求依法分配承包的草原補償費,拿回屬于自己的份額。
案件受理后,辦案法官考慮到當事人特殊的親情關系,從一母同胞的角度耐心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雖然糾紛并非一朝一夕所致,雙方積怨已深,調解工作曾兩次陷入僵局,但承辦法官并未放棄,堅定的認為親情一定能都經受金錢的考驗,在深冬寒月里,不顧艱難困苦,先后三次深入當事人所在村鎮,借助親情感化,不厭其煩地勸說當事人。在最后一次調解中,法官動情的說:“你們本是一母同胞,血濃于水的親兄妹,既然為同根所生之血脈,為何就因為這些突如其來的補償費對簿公堂呢!今天你們分別坐在法庭的兩端,估計是你們父母在天所不愿意看到的,希望你們兄妹三人能多念舊情,摒棄前嫌,常念對方之長,多思自己之短,以和為貴,共享親情。法官的用心良苦令雙方當事人深為感動,雙方均表示愿意握手言和,夜晚七時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的和解協議:哥哥自愿將征地補償費和兩個妹妹按份分配,一次性支付屬于二原告的草原補償費260000元。
最后,兄妹三人緊緊的擁抱了在一起,給承辦法官深深的鞠了一躬。當事人動情的說,雖然我們因補償費而大動干戈,但是法官的良苦用心使我們兄妹三人找回了失去了十幾年的親情,衷心感謝法官!
- 上一篇:
-
男子肆意揮霍同學投資款 老父傾盡家產為其償債
已是第一篇
-
男子肆意揮霍同學投資款 老父傾盡家產為其償債
- 下一篇:
-
朋友圈維權 切不可造謠詆毀
已是最后一篇
-
朋友圈維權 切不可造謠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