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想心存僥幸心理,規避執行?可能會耽誤大事。被執行人黃山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英因失信不僅無法購買機票、高鐵票,而且影響了與客戶之間的交易嚴重損失,其主動找到法院,愿協商解決執行案件的事宜。近日,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執行法官的主持下,王某英與74位農民工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分期支付公司所欠的工資款等債務。
2014年12月22日,黃山區新豐鄉的王某寶等74人以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為由向我院申請執行位于新豐鄉的黃山悅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要求其支付所欠的工資款、稻種款、農資款等共計50余萬元。該案涉及人數眾多,執行法官接手案件后,立即開始了查詢被執行人財產的工作。通過系統查控得到的查詢結果卻很難令人滿意,由于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已歇業多時,所以并無銀行存款、固定資產、機動車輛等財物,只有一間位于新豐鄉的臨時租用房屋。
遇到這種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情況,依照法律相關規定,案件本可以以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來進行結案,申請人僅僅是在理論上還保有債權權利。但是,執行法官遵循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實信用、平等保護”原則,再加上本案涉案人數眾多、影響較大,農民工本身又是相對的社會弱勢群體,勞動工資是他們生活的重要保障,終結執行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民生問題,考慮到這些,執行法官迎難而上,不輕言放棄,決心對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財物情況進行進一步查詢,執行法官分別向工商登記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機構調取了公司的登記注冊信息、財務賬冊等有關材料,從公司的成立階段對該涉案公司進行詳細的查詢及分析,同時另一方面執行法官還在涉案公司的開戶銀行對該公司的銀行賬戶資金往來情況逐筆進行查詢和分析。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量的查詢分析后執行法官看出了公司存在的貓膩,該公司的實際注冊資金為100萬元人民幣,兩個股東在公司驗資的前一天分別足額繳付了出資款55萬元和45萬元,但在通過驗資后,兩股東立即通過虛假交易等方式將出資款轉走,這種行為是在公司法上是典型的抽逃出資行為,依據法律規定,抽逃出資的股東可以被追加為被執行人,在抽逃出資的范圍內為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執行法官在固定了相關證據并經過合議后,果斷追加了該公司的兩個股東為案件的被執行人,同時展開了對其財產的查控,由于該公司股東位于上海,執行法官又馬不停蹄的趕往上海對涉案公司股東的財產進行查控,兩位股東在法院的執行工作中并沒有給予積極的配合。執行法官又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兩位被執行人進行了信用懲戒,將其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高消費行為進行限制。
此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久,涉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執行人王某英主動找到了法院,稱其愿意配合法院與申請人代表進行協商解決執行案件的事宜。原來,在王某英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其持本人身份證件無法購買機票、高鐵及進行相關的高消費行為,這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王某英與客戶之間的交易往來行為,對王某英另一家公司的業務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此時,王某英方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最后,在執行法官的主持下,王某英與74位農民工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分期支付公司所欠的工資款等債務。目前,第一筆款項已經到位,農民工們也拿到了部分拖欠已久的工資,他們對法院的執行結果感到非常的滿意。執行法官此時也沒有放松,仍在積極督促被執行人履行剩下的法律義務,只有徹底的案結事了,才能真正的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真正的用行為來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典型意義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誠實,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弄虛作假,不隱瞞欺騙,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守信,就是講信用,守諾言,言而有信。自古以來恪守誠信就是衡量一個人行為、品質和人格的標準。做企業同樣需要誠信,古人云:“經營之道在于誠,贏利之道在于信”,誠實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企業搏擊市場賴以生存的前提。 誠信”是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道德規范,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行為規范,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質要求。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全社會各個單元都要堅持以誠為本,以誠立信。 誠信,我們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更能是一個人的修養。
平等,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具有特殊的價值意義,平等不是一蹴而就的,平等理念的張揚、平等規則的完善、平等行為的規范、平等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平等奠定了制度基礎,提供了有利條件,并將平等作為自己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追求。我們倡導平等,既不是重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絕對平均主義,也不是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平等觀,而是要創造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相適應、有利于調動廣大社會成員積極性、能給廣大人民帶來更多機會與利益的平等價值觀。
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決定著這個社會的行為準則和努力方向。市場經濟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規則公平,現代社會更以公正和法治為價值核心。如果公平的陽光變得晦暗、正義的空氣逐漸稀薄,市場經濟就可能異化,現代社會可能陷入你爭我斗的零和游戲,社會主義本質就難以彰顯和體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語境中追求社會公平正義,不僅需要價值共識的弘揚,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調整、制度文明的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繁榮,有賴于釋放社會活力、激揚內生動力。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為共同追求,當公平正義的陽光灑向每個角落,社會活力才會競相迸發,內生動力才會充分涌流,改革發展和民族復興才能獲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 上一篇:
-
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已是第一篇
-
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 下一篇:
-
女子違規橫穿馬路致騎車人身亡
已是最后一篇
-
女子違規橫穿馬路致騎車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