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30起家庭婚姻糾紛典型案例。中國文明網 黨建 攝
中國文明網11月19日消息 最高人民法院11月19日召開家庭婚姻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氣會,北京、山東、河南分別通報10起典型案例,主要圍繞婚姻糾紛、贍養糾紛和撫養糾紛三個方面的案例,體現法院系統通過公正裁判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切實維護家庭關系的和睦與穩定。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宣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玲介紹,婚姻家庭關系是最基礎的社會關系,婚姻家庭問題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護,影響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建設良好的家庭文化,培育良好家風更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始終保持高位運行,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2015年10月底,全國法院審結婚姻家庭糾紛案件近400萬件,且逐漸呈現出案件增幅快、適用法律難、審理難度大的特點。近三年來,全國法院審結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中,以河北、河南、江蘇、山東等省份案件量居多。
北京高法發布于某某訴高某某離婚后財產糾紛等10起典型案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朱春濤表示,數量大、對立性強、新情況新問題多是北京法院審理家事案件的主要特點。家事案件是北京法院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全部案件的9%,占傳統民事案件的20%。2014年,北京法院受理一審家事案件38619件,其中離婚案件約占全部家事案件的一半左右;家事案件中當事人爭奪的焦點是子女、房產,情緒對抗激烈,平復矛盾難度大;同時,家庭關系受到社會關系的深刻影響,婚姻家庭關系也在經濟與社會變革的大潮的沖擊下呈現出日益復雜的特點,如夫妻財產形態的變化帶來的分割難題,對婦女、未成年人保護水平的提高給審判帶來的新要求等。
山東高法發布劉某與馮某婚姻財產糾紛案等10起典型案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關升英表示,2014年,全省法院審結家事案件143756件,占全省民事案件總數的22.3%,其中家事糾紛案件數量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家事糾紛案件數量、類型持續增多,復雜程度不斷提高,山東高法堅持司法為民理念,深入踐行“四心工作做法”,并且通過設立專業化家事審判合議庭、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嚴格貫徹調解優先原則、引入心理干預機制以及實行家庭暴力“禁止令”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努力實現家事糾紛案件的“案結事了人和”,以維護家庭、婚姻、親情關系的穩定與和好,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河南高法發布周某訴張某離婚后損害責任糾紛等10起典型案例,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史小紅表示,河南高法努力創新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的審判方式,引入心理干預和心理疏導并行機制,設立特約家事調解員,對涉案雙方予以及時有效疏導,同時地方財政設立專項經費大力扶持這項機制,進一步提高法院辦案效率。史小紅表示,通報的10起典型案例中,案例核心圍繞子女撫養費、贍養老人等婚姻家庭糾紛的焦點問題。
王玲表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也將充分發揮司法活動在規范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重要作用,弘揚正氣,鞭撻丑惡,努力以審判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