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以開展“用公開促公正建設核心價值”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著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最高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司法公開是法治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這次主題教育活動以全面深化司法公開、依法懲治失信被執行人等方面為重點,堅持正面引導,注重活動牽引,進行法治教育。在最高法院推動下,全國各級法院重點建設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讓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
一是推進審判流程公開。2014年11月,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正式開通。目前,全國已有25個省份基本建成統一的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臺。案件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就可以憑有效證件號碼隨時登錄、查詢、下載相關案件的流程信息、材料等,案件的程序性訴訟文書可以電子送達。截至今年11月1日,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總訪問量為86萬次,最高人民法院新收9090個案件的審判流程信息已全部向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公開,公開信息項18.66萬余項。
二是推進裁判文書公開。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開通中國裁判文書網,建立全國統一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并率先在該網公布本院裁判文書。2014年1月1日起,各級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陸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目前該網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截至今年11月1日,全國已有3145家法院實現了向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傳裁判文書,已公布裁判文書1165萬份,總訪問量達到3.4億人次。
三是推進執行信息公開。中國執行信息網提供被執行人信息、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案件流程信息、執行裁判文書信息公開服務,截至今年11月1日,累計公布執行信息5068萬條,提供執行案件信息查詢3380萬人次。2014年12月,最高法院開通執行指揮系統,實現與21家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專線連接,并為全國2000多家法院開通網絡執行查控系統。絕大多數高級法院已建成轄區法院三級聯網“點對點”網絡查控系統。人民法院加大“老賴”曝光力度,將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老賴”信息公布在網絡上,限制其出境、招投標和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5萬名被執行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其中34%的失信被執行人懾于聯合信用懲戒的威力而自動履行義務。
與此同時,最高法院與國家工商總局已實現了專線網絡連通,數據每日更新。12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通知,全國工商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共享交換應用系統全面運行,在公司登記注冊環節,“老賴”不得擔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記者王逸吟)
- 上一篇:
-
我國法院將可網絡查控被執行人在全國所有銀行資產
已是第一篇
-
我國法院將可網絡查控被執行人在全國所有銀行資產
- 下一篇:
-
陜西省咸陽市中院試點成立家事糾紛合議庭
已是最后一篇
-
陜西省咸陽市中院試點成立家事糾紛合議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