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網點覆蓋全國八成以上鄉鎮
服務“三農”,供銷合作社亮出了一份振奮人心的答卷。
2011年,供銷合作社全系統銷售總額達到20255.1億元,全系統資產總額達到853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1—5月,實現銷售總額8881億元,同比增長30%。消費品零售額2788億元,同比增長33%,增幅比全社會高18個百分點。
人心齊、干勁足、面貌新。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供銷合作社的服務能力、帶動能力也顯著提升,各地干部群眾由衷地說:“供銷合作社又回來了。”
脫胎換骨展新顏
去年,在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上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企業:中國供銷集團。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
組建中國供銷集團,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整合社有資源、壯大經濟實力、形成發展合力、提升服務能力的重大舉措。
以前,供銷合作社發展質量不高、活力不足,主要是因為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發展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堅持科學發展,必須要找出病根、對癥取藥。針對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供銷合作社以改革為突破口,抓管理、求創新、集合力、強服務,先后推出一系列新舉措,逐步打造出一批引領全系統發展的“國家隊”,培育出一批服務“三農”需求的“生力軍”。
——改革機制,提升活力。轉變聯合社職能、理順社企關系、改革產權制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城鄉并舉、工貿并重的多元發展新格局。
——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支持農資、棉花、再生資源等行業的社有企業推行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向行業價值鏈高端邁進,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面向市場,加快創新。鼓勵、支持、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把城鄉居民需求統籌起來,擴大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完善服務體系。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楊傳堂說:“堅持為農服務宗旨不動搖。這是供銷合作社深化改革、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也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
供銷合作社面貌煥然一新。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中國供銷集團、安徽輝隆、黑龍江倍豐等一批涉農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具有重要行業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2011年,中國供銷集團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第八十三位。
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目前,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發展各類經營服務網點78萬多個,覆蓋全國80%以上的鄉鎮和1/3以上的行政村,全系統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
社會角色更加重要。目前,供銷合作社系統承擔著70%左右的化肥、農藥等農資儲備和銷售任務,棉花經營量占到全社會的55%。在執行搞活流通、平抑物價等方面,供銷合作社正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抓手和農民的貼心人。
如今,走進城鄉大地,一個個以“合”字為主體、白底綠字的“中國供銷合作社”標志隨處可見,成千上萬的農家店、農資店、莊稼醫院、農技服務中心遍布農村。
今年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合作社年”。中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與實踐,同樣吸引著全世界合作社的目光。
供銷合作社發展蓬勃而上,供銷合作社事業深入人心。
- 上一篇:
-
從中國道路看科學發展
已是第一篇
-
從中國道路看科學發展
- 下一篇:
-
加強改善宏觀調控 "中國號"經濟列車世界矚目
已是最后一篇
-
加強改善宏觀調控 "中國號"經濟列車世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