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七大以來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實踐
黨的十七大以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帶領全省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自覺把中央精神與湖南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到各項工作中,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系列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符合湖南實際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開創了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新局面。
一、湖南進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
黨的十七大以來的5年,是湖南人民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進的5年,是湖南綜合實力增長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5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各種挑戰,特別是在經歷特大雨雪冰凍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考驗中,全省上下不斷增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形成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經濟發展在“彎道超車”中進入了科學發展的“快車道”。
主要標志是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5年來,湖南牢牢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實現了發展速度、質量與效益的統一,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2011年,全省生產總值由2007年的9439.60億元增加到19635.19億元,翻了一番多,人均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也都實現翻番。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8122.76億元,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6.1%。糧食生產實現連續8年增產,總產量突破600億斤。一批具有較強科技競爭力、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優勢行業和骨干企業快速崛起,形成了機械、食品、石化等11個千億元產業。
重要突破是“兩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5年來,湖南緊緊抓住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國家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及國家級“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的重大歷史機遇,以長株潭試驗區建設引領帶動全省兩型社會建設,著力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兩型社會建設的新路子。全省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加大,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生物、新能源、信息、節能環保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十一五”期間,全省工業直接減排累計達1億噸碳當量。到2011年底,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7.13%,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6.64%。
顯著進展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5年來,湖南經濟社會領域各項改革扎實推進,資源環境、土地管理、財稅、價格、國資監管、投融資等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在全國率先啟動水利綜合改革試點。實施開放崛起戰略,區域合作、部省合作、對外經貿合作和社會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成效顯著,一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和重大戰略投資者進駐湖南,一批優勢企業成功“走出去”,在實現跨國經營上取得歷史性突破。全省累計利用外資額為“十五”時期的3倍。截止2011年底,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119家。
可喜變化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跨越。5年來,湖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著力打基礎、增后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水利、信息、環保、城建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城鎮氣化工程和第二輪農網改造順利實施。長株潭城市群成功實現通信并網同號升位,并成為全國“三網”融合試點的唯一城市群。交通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覆蓋全省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
突出進步是經濟社會更加全面協調發展。5年來,湖南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普及水平明顯提高,教育綜合實力穩步增強。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取得重大進展,科技成果獲獎數居全國第5位,特別是超級計算機系統、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超級雜交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創造了“世界第一”。到2011年,湖南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5%。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電視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享譽全國,成為全國率先突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超過5%的5個省市之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推行。
明顯成果是全省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5年來,湖南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顯改善。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567元,比2007年分別提高6550元、2663元。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實現縣以上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特困群體救助和扶貧解困工程以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扎實推進。
5年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歸根到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成就。這些成就,充分顯示了科學發展觀的巨大威力,是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寶貴結晶。
- 上一篇:
-
在科學發展中開拓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
已是第一篇
-
在科學發展中開拓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
- 下一篇:
-
中國經濟10年闖10關:政府主動放權減少行政審批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國經濟10年闖10關:政府主動放權減少行政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