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吳晶、葉建平、凌軍輝)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曾幾何時,這曾經是中國百姓耳熟能詳的認知。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以人為本執政理念指引下,讓每個孩子“上得起學”的愿景已然實現,教育公平不斷邁出重大步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戰略部署,一系列促進教育公平的舉措正在深化,為每個孩子找到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學生“上好學”的希望已不再遙遠。
讓每個孩子沐浴在公共財政陽光下
2011年10月,國務院決定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財政每年安排160多億元專項資金,為680個國家試點縣的2600多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每天3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
共和國的歷史銘記著義務教育邁向公平的每一個腳印:
2006年,通過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國家對西部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還補助學校公用經費、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建立了改造維修校舍長效機制。
2007年春,“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惠民政策,推廣到中東部地區40萬所農村中小學的近1.5億名學生。
2008年春,我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進行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試點。
同年秋,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覆蓋全國城鄉1.6億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從艱難求學到順利入學,這是每個孩子的期盼,也是一個國家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通過建立覆蓋各個學段的國家資助體系,我國已經實現了“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上不起學”的莊嚴承諾。
世界銀行評價說:“公共教育的提供也變得更加公平。一個公共財政體系已經建立以滿足弱勢群體的教育需求。城鄉和區域差距在某種程度上被縮小。這些都是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的里程碑。”
- 上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新醫改實現階段性目標
已是第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新醫改實現階段性目標
- 下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教育公平 進步為民
已是最后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教育公平 進步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