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激情熱舞。 吳 蔚攝
黨的十六大以來,貴州堅持科學發展,全力搶抓機遇,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不斷創新完善。尤其是十七屆五中全會以來,經濟社會呈現出“增長穩定、投資增加、調整加快、活力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發展態勢。2011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居全國第三位。2012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增速居全國第二位。多彩貴州,正發生引人矚目的深刻變化。
貴州發展的加快,得益于一種奮發有為、奮力崛起的精神。近年,貴州在發展中提出,要構筑“精神高地”、沖出“經濟洼地”。大力構筑“精神高地”,是貴州沖出“經濟洼地”的重要基礎。通過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轉變發展理念,全面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有效凝聚各方面的發展力量,貴州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空前高漲。奮進貴州,正逐步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和時代要求的科學發展、后發趕超之路。
在思想解放中厘清發展思路
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殷切寄望貴州,要有志氣、有信心,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能不能推動跨越發展,首先要解決觀念和信心的問題。貴州大興解放思想之風,經過集思廣益、深入調研和反復論證,明確把“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基調,重點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兩大主戰略,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貴州省委、省政府基于對省情的科學判斷,勇于自我加壓,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實現“三高于、一達到、五翻番”的目標:即實現“高于全國、高于西部平均、高于我省以往水平”的發展速度,到2016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到西部平均水平,生產總值、公共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這個目標的提出,讓全省干部群眾看到了貴州未來的希望,極大地凝聚了人心、振奮了干部群眾的士氣。
美好的藍圖已經繪就,只有打破常規,切實創新發展理念、有效轉變發展模式,才有可能把藍圖一步一步地變為現實。貴州在全省開展了“解放思想,推動跨越”大討論。
正是得益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貴州保持了強勁發展勢頭。2011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5%,成為拉動貴州經濟的主要力量。
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是一對孿生話題。集約發展、集聚發展,貴州用新型工業化實踐有效統一了干部群眾的思想、凝聚了發展共識。2011年,僅貴陽市產業園區就婉拒總投資300億元以上的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益投資項目。
既提速又轉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發展模式,在貴州日益成型。
在開放借力中拓寬發展空間
大開發大發展。近年,貴州以更寬闊的胸懷、更積極的姿態對接全國、擁抱世界,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借助外力實現跨越發展。
貴州內引外聯,“請進來”、“走出去”加強經貿等領域對外合作的力度前所未有。2010年12月,赴北京面向中央企業招商;2011年5月、2012年6月,兩次舉辦貴州·香港投資貿易活動周;2011年7月、8月,連赴四川、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地學習考察和招商;2012年1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后,進一步積極爭取國家部委、金融機構等的戰略支持……
貴州還舉辦、承辦了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全國工商聯十屆五次執委會暨全國民營企業助推貴州發展大會等重大活動,努力樹立“多彩、開放、奮進”的對外新形象。
此外,貴州積極參與黔川渝區域協作機制、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攀西—六盤水經濟區規劃建設;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地區等平臺,參與東南亞、南亞等國際區域合作。
貴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外聯絡的快速通道正迅速打通。貴廣、長昆、成貴、渝黔等高速鐵路、快速鐵路項目有力推進或積極籌備,全部建成后,將形成貴陽至全國主要城市的“8小時交通圈”。同時,“十二五”期間,全省“縣縣通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將完成、三期擴建即將啟動,省內“1干13支”航空網絡加快形成。
不斷擴大開放給貴州發展帶來了源源不絕的活力。2011年,一大批重大項目落戶貴州,引進省外到位資金比上年增長1.5倍,實際利用外資比上年增長1.2倍。大量外來投資涌入,貴州經濟釋發出日益強烈的“盆聚效應”。
在創先爭優中凝聚發展合力
貴州省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既要遵循經濟規律,更要高揚精氣神,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全省上下的熱情和干勁。
貴州把“三個建設年”(作風建設年、環境建設年、項目建設年)和“四幫四促”(幫助基層學習領會精神,促進思想統一;幫助基層理清發展思路,促進科學發展;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增比進位;幫助基層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和諧穩定)活動作為創先爭優活動主要抓手,開展“兩萬干部下基層”和“部門幫縣、處長聯鄉、干部駐村”等活動,在全省掀起增比進位熱潮,著力引導黨員干部敢與強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爭、敢跟快的賽,把創先爭優活動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和助推器。
全省各級各部門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簡、優、限”,嚴肅查辦損害發展環境案件,使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得到切實優化。“從破土動工到整車下線,只用了18個月時間,這是創先爭優活動給力帆創造的‘畢節速度’。”生產重型車輛的貴州力帆時駿振興集團副董事長、黨委書記李豫滇感慨。
增比進位,你追我趕。2011年,錦屏縣工業增加值由全省第87位上升至第1位,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排名較2010年提升61位。2012年上半年,鳳岡縣地方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6%,比2011年上升16位。
“四幫四促”、“幫縣、聯鄉、駐村”等活動不但密切了干群關系,還有力推動了當地發展。六盤水鐘山區老鷹鎮仁活洞村,在村支兩委和駐村干部寇強的努力下,2009年到2011年,人均年收入從1805元提升到3055元。寇強掛職期滿,千余名村民按手印要求留任。
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奮力攀高、大步追趕,形成推動歷史性跨越的強大合力,開啟了貴州科學發展新征程。貴州人民正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為建設一個充滿活力、日新月異、幸福祥和的貴州而不懈奮斗。(記者 柳 路)
- 上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中國邁入高鐵時代
已是第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中國邁入高鐵時代
- 下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城鎮化 讓百姓生活更美好
已是最后一篇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城鎮化 讓百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