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9月27日電(記者朱峰)在河北省邯鄲市,每個村莊、社區都建有警務室,市縣鄉村四級都建有專人負責的群眾工作平臺。在這里,群眾的事有地方說,群眾的困難有人管。立足基層創新社會管理,讓這里城鄉呈現和諧之勢。
邯鄲市永年縣界河店鄉西大屯村村委會一樓的群眾工作室里,記者看到接待群眾記錄簿內記滿了群眾反映的情況和問題。群眾工作室副主任閆凱華是鄉鎮包村干部,據他介紹,他和村干部每天輪流值班,給居民提供政策咨詢,與村民調員一道解決村里的矛盾糾紛,村里90%以上的問題都能在這里解決。解決不了的上報縣鄉群眾工作領導小組,集中研究處理。
為了讓群眾的事“有人管、有地方辦、有能力解”,邯鄲市從去年提出將群眾工作向基層延伸,建設“兩個中心、一站、一室”群眾工作四級平臺的思路。全市投資9.2億多元,實現了市縣有行政服務中心和聯合接訪中心,鄉鎮(街道)有群眾工作站,村(社區)、企業有群眾工作室。
按照邯鄲市委市政府要求,兩個中心要面向群眾實行“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鄉村兩級群眾工作站(室)堅持“四有四定五制”,即有人員、有場所、有經費、有活動,定崗位、定職責、定績效、定獎懲,實行公開公示、坐班辦公、代理代辦、聯系群眾、評比評議機制,把工作的流程告知群眾,把幫辦的服務送到家中,把干部的績效交由群眾評判。
在邯鄲市聯合接訪中心,上千平方米的大廳內秩序井然,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解答著群眾的來訪,排隊的群眾在接待室內喝水靜候。中心常務副主任申鈺彬告訴記者,信訪量是社會管理工作的晴雨表,去年聯合接訪中心解決群眾反映問題2.46萬件,隨著各鄉村(社區)群眾工作室工作的有效開展,今年市級接訪比去年減少了四成,全市信訪案件大幅度下降。
“信訪量的不斷下降,就是我們將群眾工作向基層延伸,將群眾工作回歸群眾之中的最直接效果。”邯鄲市委副書記、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回建說,將群眾工作回歸群眾之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群眾工作走下去,讓群眾事情“有人管”,二是要把群眾組織起來,引導群眾自己事情“自己管”,只有注意發動、鼓舞、相信和依靠群眾,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引導群眾互幫互助,才能構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這才是社會管理的理想效果。
為了強化社會管理的基層基礎,進一步激發基層組織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潛能和活力。去年邯鄲市提出并實施“五個延伸”,即:把群眾工作的平臺延伸到村,把矛盾糾紛排查的工作延伸到人,把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的觸角延伸到戶,把安全生產的責任鏈條延伸到各個崗位,把食品藥品安全的環節延伸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商場餐館和家家戶戶。
目前,邯鄲市、縣兩級財政投入5億多元,在全市5000多個村莊和350個社區全部建立警務室,村村配備治安管理員,集信息排調員、為民辦事員、綜治保安員、和諧促進員于一身,掌民意、辦實事、維治安、解矛盾、促和諧;邯鄲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市推行“透明廚房”改造工程,以“電子眼”實現對餐飲服務單位重點環節的實時動態監控,對后廚操作間等每個角落“實況直播”,把食品安全的監督權交給廣大消費者。
為了進一步奠定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基層基礎,今年8月召開的邯鄲市委八屆三次全會,以文件形式提出一系列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的長效機制。
邯鄲市委書記郭大建說,要使黨的政策在基層得到落實,各項工作在基層有效開展,矛盾糾紛在基層及時化解,就必須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把人、財、物等各種力量向基層聚集,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真正實現讓群眾工作回歸群眾之中,才能鞏固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
- 上一篇:
-
十年關鍵詞:民族地區跨越發展之路
已是第一篇
-
十年關鍵詞:民族地區跨越發展之路
- 下一篇:
-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進建設和諧世界
已是最后一篇
-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進建設和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