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院的學生正在辨識藥材。資料照片
在海南儋州,中醫大夫為群眾義診。資料照片
天津市老人打太極拳健身。新華社記者楊宗友攝
“中醫中藥中國行”科普活動現場。資料照片
①陜西省寧強縣中醫院中醫針灸理療科醫生李芳慧對病人進行針灸。 CFP
②來自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專家在為埃及醫生講解、示范。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③來自美國的大學生倪百安(Bryan Anker)拜師學中醫,老中醫杜春青(右)手把手教他號脈。新華社發(閆銳鵬攝)
④江蘇省高郵市菱塘回族衛生院的藥師楊志鳳正在分藥。資料照片
全國中醫類門診部門急診診療人次數(千萬人次)
全國中醫醫院床位數(萬張)
中央財政用于支持全國中醫藥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億元)制圖:詹媛
關鍵詞 醫療服務
豐富了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中醫藥醫療保健具有重視整體、注重平和、強調預防、療效確切、關注個體、突出簡便等特點,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發展中醫藥,對于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控制醫藥費用過快上漲、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對于建立政府承受得了、財政可持續的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年醫改為探索形成符合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和工作實際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機遇,促進中醫藥發展,為順利推進醫改發揮了應有作用。近年來全國中醫類醫院的診療人次、出院人數和病床使用率都在持續穩步增長,2008年至2011年期間,診療人次從3億上升到3.9億,年均增長率達9.57%;出院人數從964萬上升到1469萬,年均增長率達15.07%;病床使用率從77.20%上升到85.82%,年均增長率達3.60%。與各醫院總服務量比較,中醫類醫院的診療人次、出院人數占比在逐年增加,2011年分別達到了17.56%和13.69%,而病床使用率的差距在明顯縮小,2011年只差2.66%,三年來差距縮小的年均增長率達14.05%。從人均診療費用情況來看,2008-2011年期間全國綜合醫院與中醫綜合性醫院相比,中醫門診次均費用約占綜合醫院的79%左右,低30元以上;中醫住院人均費用約占綜合醫院的74%左右,低1300元以上,而且節省額度的年均增長率達9.79%,2011年中醫比西醫人均住院節省費用已達1820元。這些數據說明,中醫藥服務在滿足患者治病用藥需求、減緩醫藥費用上漲、減輕患者和醫保負擔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為順利推進醫改做出了貢獻,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
- 上一篇:
-
西電東送:“電力高速”跨越能源天塹
已是第一篇
-
西電東送:“電力高速”跨越能源天塹
- 下一篇:
-
走基層 看十年:社會管理創新的延吉版本
已是最后一篇
-
走基層 看十年:社會管理創新的延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