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魏禮群
北京中關村廣場夜景。新華社發
甘肅張掖推廣現代新型節水農業。新華社記者 張 錳攝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浙江義烏市場更加繁榮。新華社記者 張建成攝
一位小朋友在長春國際時尚生活用品展上留影。新華社記者 許 暢攝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如何理解改革開放的本質、作用和歷史地位?為什么說改革開放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日前,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原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魏禮群就此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
記者: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改革開放。這是我們黨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牢固樹立起來的一條極其重要的指導思想。
魏禮群:是的。改革開放本質上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改革開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不斷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加快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才能不斷調整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為社會主義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我們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正是因為我們黨對改革開放有著清醒、明確、堅定的認識,才鄭重地把改革開放作為黨的重要指導方針,作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總任務、總目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不斷有力地推進改革開放,促進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三位中國老人的改變:邁進社會保障的“普惠時代”
已是最后一篇
-
三位中國老人的改變:邁進社會保障的“普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