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壺口瀑布 謝 勇攝(人民圖片)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錦濤同志深刻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黨把握時代和形勢發展變化、積極回應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落實這一重大戰略決策,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近日,記者就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問題采訪了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郭建寧。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體現
記者: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我們應如何理解這一奮斗目標?
郭建寧: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更加繁榮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重要支撐。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是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體現,表明我們黨對文化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有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準確把握當今時代文化發展新趨勢,準確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可以說,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增強綜合國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維護人民文化權益的必然要求。
我國是文明古國,是文化資源大國,但還算不上文化強國,迫切需要加快建設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符合我國實際,符合黨和國家發展要求,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當中國不僅是以經濟強國而且是以文化強國屹立在世界東方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真正實現。這是我們偉大的歷史使命,我們應當為之不懈努力。
- 上一篇:
-
十年發展輝煌事 無與倫比崢嶸稠
已是第一篇
-
十年發展輝煌事 無與倫比崢嶸稠
- 下一篇:
-
(輝煌10年)中國生態 綠色發展新追求
已是最后一篇
-
(輝煌10年)中國生態 綠色發展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