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過去,100個人也許有100種表達。但當選擇電視文獻片這種形式時,就需要做到反映的內容真實客觀,給出的論點經得起時間考驗,同時其影像表達要富于魅力?!犊茖W發展鑄輝煌》在這幾方面都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具有史詩品格
《科學發展鑄輝煌》使用的素材庫極為龐大:總計使用2萬分鐘的素材,其中新拍攝(含航拍)的素材就有6000多分鐘。這6000分鐘由6個攝制組分赴全國20多個省市采集得來。紀錄片還集中對國內外20余位重要嘉賓進行了采訪,通過其口述還原過去的十年。作為補充,他們從中央電視臺影像資料館梳理出900多分鐘的素材,最終形成了七集大型文獻紀錄片《科學發展鑄輝煌》。如文化學者王干所概括,“客觀性、科學性和權威性是該片史料價值不可或缺的三個層面?!?/p>
“該片的中心主題是‘科學發展鑄輝煌’,七個篇章全面闡釋了十年中,我們是如何按照黨中央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推動社會進程的?!睆倪@部紀錄片,王干看到了科學發展觀的誕生過程:“從2003年非典到2008年的冰凍雨雪災害,從‘5·12’汶川大地震到國際金融危機,從北京奧運會到上海世博會到現在,正是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推進著片子的脈絡?!?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將這部紀錄片視為“史學著作”,“實事求是,是中國史學家的傳統。不過,這不是把瑣事記錄下來就行,而是需要有宏觀思想。該片就是在科學發展觀這一宏觀思想下,用電視手段整理十年歷程。”他斷定,“這部紀錄片具有史詩品格, 為未來研究今天提供有效的史料工具?!?/p>
標桿式的藝術力作
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朱賢亮一口氣看完了這部紀錄片,感受頗多:“接到這樣的任務既光榮又是挑戰,而要把任務完成好更是考驗。這部紀錄片在影像表達上呈現三個鮮明的特點:大氣、精致和有節奏,創作者的藝術追求令人敬佩。比如,創作團隊非常注意影像語言的節奏,讓其與文字節奏相得益彰。”
《科學發展鑄輝煌》主要以當事人見證的方式展現我們最近十年的生活,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路海波將其視作“國家電視志”,指出該片的影像制作實現了“三結合”:新影像和舊影像的結合;大影像和小場面的結合;人物和事件的有機結合?!叭绻麤]有歷史檔案之外的新影像的拍攝,這部片子將有失大氣?!庇葹榇騽勇泛2ǖ氖羌o錄片中將普通人的變化與宏大歷史有機結合起來。當來自云南的打工者陳嘉順,面對鏡頭講述自己的打工經歷時,路海波的眼角濕潤了。“紀錄片最能打動人的還是人物,如果一部紀錄片里展現的都是事件和場景,那就會失去片子的靈魂。《科學發展鑄輝煌》通過影像記錄了很多人物,這讓紀錄片‘活’了起來”。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這部紀錄片為同類型的紀錄片創作樹立了表達標桿。它對十年里我國內政外交的梳理講述,對歷史階段和歷史事件的評析思考,實現了準確而精煉的文字表達和影像表達,成為一部可供同業和后人借鑒參閱的“典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科學發展鑄輝煌》研討會發言摘要:藝術創作的責任擔當
已是最后一篇
-
《科學發展鑄輝煌》研討會發言摘要:藝術創作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