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這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令人滿懷期待。
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截至2011年底,黨員總數已達8260多萬,作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政黨,成為13億中國人民的領導力量。黨的十八大及其一中全會,將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必將影響中國未來的走向,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按照既定目標,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約100年的時候,我國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初步實現現代化。而這次會議,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階段召開的,時機非同尋常。中國此后的走向如何,是廣大人民群眾倍加關切的。胡錦濤總書記今年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的重要講話,為黨的十八大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論準備,也是黨的十八大的指導方針。
在這個講話中,胡錦濤同志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和寬廣視野,精辟分析了我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科學闡述了事關黨和國家全局的若干重大問題,深刻回答了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黨和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這一重要講話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一篇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重要文獻。
回顧總結改革開放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將更致力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切入點的。當初,中國面臨的是“球籍”問題。經過30多年的摸索和創造,中國依次實現了“翻一番”、“翻兩番”的前兩步,中國市場取向的改革帶來人均CDP大幅度躍升,從總體上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但是,應該看到,中國離文明的現代化目標還有不短的距離,仍然存在民眾反映強烈的一些問題,諸如貪污腐敗、東西部發展差距拉大、城鄉差別、分配不公等等,改革越到縱深,這些影響我國發展和穩定的迫切問題,就越敏感。
“小康社會”要“全面建設”才能實現,這個“全面”大有文章。既然要“全面建設”,就將不僅僅是經濟方面。這既是我國國內目前改革、發展、穩定的客觀要求,又是國際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的需要,因為這種綜合國力,不僅包括經濟、科技和軍事的力量,還包括政治文明的凝聚力和文化交流的影響力。這就要求我國全面迎接挑戰,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如何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克服“四大危險”、解決“歷史性問題”?如何“繼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黨的十八大將作出回答。
人民群眾寄厚望于黨的十八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梅朗雄:中國能夠給世界帶來有益的理念
已是最后一篇
-
梅朗雄:中國能夠給世界帶來有益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