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突出強調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我們黨的重要文獻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鮮明表達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理念。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上,胡錦濤同志強調:“我們提出以人為本的根本含義,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群眾共享?!?/p>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正確理解和堅持以人為本,應把握四個方面:一是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以人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眾。以人為本的“本”,就是本源、根本。二是以人為本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以人為本是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三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展為了人民,就是把發展的目的真正落實到滿足人民需要、實現人民利益上;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保障人民享有各方面權益。四是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我們黨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它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主體地位,有利于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也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于推動人類社會最終走向“自由人的聯合體”,具有巨大的歷史進步意義。(趙周賢/國防大學)
- 上一篇:
-
光影現碩果 銀幕唱贊歌
已是第一篇
-
光影現碩果 銀幕唱贊歌
- 下一篇:
-
“我期待”系列調查①:收入分配改革 公平最受關注
已是最后一篇
-
“我期待”系列調查①:收入分配改革 公平最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