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8月24日電(記者鄒大鵬)“剛下崗時我跟媳婦都‘抓瞎’,不知道能干啥,如今注冊品牌養山野豬,年賺100萬,看來扔掉斧鋸不是壞事,關鍵要換腦子、找對路子!”在伊春市南岔林業局柳樹經營所的一片林地里,51歲的職工董振友喊著號子、敲打飼料桶向山野豬發出喂食信號。
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自去年4月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數萬名從事木材采、運、貯等工作的林業職工轉崗分流。如何拉動創業就業,在經濟下行壓力中“拼”惠民指數,成為當地干部面臨的“大考”。
“黨員干部的那股子勁又回來了,帶頭立‘軍令狀’,跟咱一起想辦法、找路子,甩開膀子、踏踏實實過日子!”加格達奇林業局古里林場職工白江龍說。如今已從油鋸手變身“牛魔王”的他,經營奶牛養殖場一年純掙5萬多元。
不僅是大小興安嶺,整個黑土地都面臨著承壓轉型的巨大壓力。國家統計局日前正式公布的31個省份上半年GDP數據顯示,黑龍江省5.1%的GDP增速排名倒數第三,經濟仍處于低位運行,尤其第二產業受工業經濟下滑影響增長緩慢。
“越是咬牙要勁的時刻,越能看出黨員干部的敢于擔當、善于擔當,尤其各級‘一把手’要擔責,才能把壓力層層傳導下去。”黑龍江省黨政負責人多次表示,結構性、體制性和資源性三大矛盾是制約全省經濟發展的頑疾,特別是工業經濟偏重依賴能源工業,“油經濟”對經濟增速的影響十分突出,但也應看到主觀努力不夠的問題,多從內因上著眼、著手、著力。既要看到面臨的挑戰,更要看到發展的機遇和潛力。
對此,黑龍江省一方面用好國家資金、政策紅利,在保障房、鐵路項目、水利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上發揮投資拉動的關鍵作用;一方面深挖優勢和潛能產業,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和擴大開放,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注入持久動力,確保在民生投入上不遺余力。
作為全省確定的32件民生實事之一,黑龍江省近日決定提高全省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黑龍江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局副局長王廣焱告訴記者,面臨經濟下行、市縣財政壓力較大、資源型城市轉型困難的形勢,省政府將省級低保補助資金對下平均補助比例提高到90%,有效減輕市縣財政壓力,兜住了民生底線。
黑龍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汭說,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也有一些干部不在狀態、不思進取、缺乏擔當,項目難抓就不抓,民生的事難辦就少辦甚至不辦,遇著矛盾繞著走、止步不前。對此,全省強化“一把手”擔責,要求帶頭“透視檢查”,不當“甩手掌柜”,層層傳導壓力,將專題教育列為各級班子黨建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履責不到位的嚴肅追責、問責。
- 上一篇:
-
把紀律意識挺在最前面(聲音)
已是第一篇
-
把紀律意識挺在最前面(聲音)
- 下一篇:
-
(踐行“三嚴三實”)新疆:7萬“精兵強將”下基層
已是最后一篇
-
(踐行“三嚴三實”)新疆:7萬“精兵強將”下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