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三嚴三實”,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講,應著重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錘煉黨性,修信養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幾千年來儒家知識分子的崇高理想。在“修、齊、治、平”這四字箴言中,最為根本的是修身。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央提出“三嚴三實”要求,把“嚴以修身”擺在首要位置,說明“修身”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重要性。嚴以修身,首先要修信。這個信,就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缺了理想信念這個“鈣”,就容易得軟骨病,政治上就會變質、經濟上就會貪婪、生活上就會腐化、道德上就會墮落。所以,領導干部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時刻不忘錘煉黨性,堅定理想信念。其次要修德。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我們黨歷來強調,領導干部要有高尚健康的生活情趣,黨員干部的道德境界、生活情趣連接著黨的性質和宗旨,連接著黨風和政風,連接著為官從政的價值取向,是個人世界觀、人生觀的具體體現。我們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提高文化素養,慎重對待朋友交往、堅持擇善而交,成為良好社會風氣的倡導者和先行者。
第二,恪守宗旨,用權為民。古人講:“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我們黨的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意味著責任。在一些領導干部身上存在的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滋生消極腐敗,敗壞社會風氣,嚴重脫離群眾甚至動搖執政根基。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要嚴以用權,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踐行“嚴以用權”,首先要謹記公與私的界限。做決策前要看一看,是不是從群眾利益出發;干工作時要問一問,是不是解決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看成效時要想一想,是不是堅持群眾利益至上,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嚴以用權,還要明確權與法的界限。權力運行要遵循法律的軌跡,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不濫用權力,做到用權不逾矩。對一般市場主體來講,法無禁止即可入。對領導干部來講,只能是法律規定干什么就干什么,無法定授權不能干,任何級別的領導干部都沒有法外之權,有權也不可任性。
第三,嚴以律己、為政清廉。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公與廉,正是嚴以律己的結果。嚴以律己,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只有時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以廉潔奉公的作風、夙夜在公的勤勉,養成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境界。踐行“嚴以律己”,首先要心存敬畏。中國有一句古話,叫“頭上三尺有神明”。共產黨人的“頭上神明”是什么?就是對信仰的敬畏,對法紀的敬畏,對組織的敬畏,對群眾的敬畏。領導干部要把這“四個敬畏”化為手中戒尺,經常量一量自己的思想行為是否違背了黨的信仰,是否違反了黨紀國法,是否破壞了組織紀律,是否背離了群眾利益。只有看到自身不足,從而知恥后勇,樹立并恪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此安身立命,以此取信于民,才能確保權力運行始終不偏離為民利民的軌道。其次要慎獨慎微。對領導干部來說,慎獨,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慎微,就是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把握好自己。嚴以律己,還要牢記法紀“高壓線”,堅守廉潔底線,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第四,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常言道,“謀事在人”。謀事要成功,“謀”的路子必須要對,“謀”的步子必須要實。因此,領導干部要把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作為基本前提,把調查研究作為基本功,多深入基層調研了解真實情況,特別是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這樣在做決策時才能使點子、政策、方案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堅決杜絕決策時拍腦袋、推進時拍胸脯、失敗時拍屁股走人的錯誤行為,更要堅決制止一心只為出政績、出形象,既不符合實際又不符合客觀規律的錯誤做法。謀事要實,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了解群眾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領導干部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第五,敢于擔當,創業要實。“為官避事平生恥。”對領導干部來說,發現問題就是水平,回避矛盾就是失職,勇于擔當就是態度,破解難題就是業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領導干部必須有為黨盡責、為國奉獻、為民分憂的擔當精神。敢于擔當就是要堅持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面對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邪氣要敢于較真、敢抓敢管。古代的官員尚懂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道理,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更應當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所系,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負其責。創業要實,還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處理好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關系,力戒工作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傾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集中精力抓落實,真正把那些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做實做好。
第六,公道正派,做人要實。孔子說:“民無信不立。”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實是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礎,是鑄就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重要基石。對領導干部來說,做人要實就是要做“三種人”。第一是做忠誠的人。黨員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對黨忠誠,就要一以貫之干實事,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業環境;對人民忠誠,就要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成效兌現對群眾的承諾;對組織忠誠,就要胸襟坦蕩,自覺遵守組織紀律、維護組織利益;對同志忠誠,就要真心誠意、盡心盡力。第二是做老實人。老實人忠厚善良,誠實守信,認真踏實,埋頭苦干,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老實人不是庸人,是能干事、會干事,而且可以干成事的人。當前,集團改革發展不斷深化,已經進入攻堅階段,特別需要一批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兢兢業業工作的領導干部。第三是做公道正派的人。公道正派是領導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質。黨員干部要成為公道正派的人,必先正其身,經受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摘自王濤同志2015年5月25日在中國出版集團“三嚴三實”專題黨課上的講話)
- 上一篇:
-
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下大力踐行“三嚴三實”要求
已是第一篇
-
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下大力踐行“三嚴三實”要求
- 下一篇:
-
云南省委副書記鐘勉:把風氣搞正把工作做實按規矩辦事
已是最后一篇
-
云南省委副書記鐘勉:把風氣搞正把工作做實按規矩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