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 叫響陜西影視
發表時間:2016-08-24   來源:陜西日報

 ——陜西重點影視作品創作座談會發言摘登

 

  8月9日,陜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組織召開了全省重點影視作品創作座談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落實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省委宣傳部調研時強調的“三項任務”和“四大品牌”的重要指示,以及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梁桂就進一步落實婁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出的具體要求,借鑒《偽裝者》創作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總結我省影視創作成績,堅定文化自信,勇攀影視高峰。

  近年來,全省出版廣電系統深入貫徹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大力培育、支持、發展影視產業,深入開展影視精品生產質量年活動,依托陜西豐富的文化資源,積極推進集影視創作、投資、拍攝、制作、播出、影視衍生品開發、院線經營、拍攝基地、電影會展為一體的全影視產業鏈,一大批影視作品獲得了國內外重要獎項,為中國影視發展不斷作出陜西貢獻,“影視陜軍”已成為中國影視一支重要力量。我省現有影視制作機構297家,注冊資金53.4億元,年銷售收入72.52億元。2015年,我省電視劇生產數量16部621集,領先西部省份、超越中部省份,排在全國第6位(北京、浙江、上海、廣東、江蘇、陜西),生產電影31部,涌現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在第3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選中,陜西有5部作品入圍“優秀電視劇獎”,占全部入圍作品(48部)的十分之一,其中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艦在亞丁灣》榮獲優秀電視劇大獎,《聶榮臻》、《歷史永遠銘記》和《打狗棍》獲提名榮譽獎。

  陜西創作的影視作品今年已有多部登陸央視主頻道黃金檔和在全國院線上映。下半年,《長征大會師》、《紅旗漫卷西風》、《遵義會議》、《大秦帝國之崛起》、《白鹿原》等一批重點作品將與廣大觀眾見面,這些經典之作值得期待。這些精品的出品方、創作方代表及專家學者在會上進行了交流發言,暢談創作經驗和體會,并提出了積極的意見和建議。陜西影視發展正當其時,正逢其勢,這些作品也正是緊緊圍繞“講好陜西故事”,以影視作為載體在彰顯陜西悠久燦爛歷史文化的同時,“充分展示我省綠色、開放、現代、時尚的嶄新風貌,把一個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開放省份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近年來我省影視創作堅持正確導向,發揮陜西優勢,創作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雙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時代主旋律、具有鮮明時代創新精神、能夠體現國家水準和陜西文化的精品佳作。本報特摘登座談會部分專家學者和影視機構代表的發言,以饗讀者。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

  姚文琦(陜西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巡視員)

  陜西是文化大省,正在走向文化強省。我省影視創作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推出了一大批影視作品,在全國取得了重要影響。特別是緊緊圍繞重要歷史節點,依托陜西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在全國叫響了獨特的“紅色文化”影視品牌。在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推出了電視劇《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歷史永遠銘記》《兵出潼關》《邊關烽火情》等作品,相繼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今年圍繞紀念建黨95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又創作推出了《毛澤東三兄弟》《長征大會師》《遵義會議》《紅旗漫卷西風》等多部作品,這些作品藝術地展現了黨史國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是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作品。

  陜西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有著極為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希望作家與黨史工作者合作,創作更多更優秀的革命題材作品,使黨史資源大省成為紅色革命題材影視作品的強省。

  打造影視精品 再創西影輝煌

  李愛民(西影集團藝術管理總監)

  近年來,西影在影視創作中堅持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推出了《錢學森》《聶榮臻》等一系列有影響的精品佳作。今年,西影集團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毛澤東三兄弟》入選紀念建黨95周年獻禮劇。該劇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取得了良好的收視率,得到專家和觀眾的廣泛好評。

  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說:“《毛澤東三兄弟》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中,不僅帶有探索性,而且做出了新的全面拓展”。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說:“這部戲的一個重要貢獻是,讓我們懂得了最寶貴的、最深厚的是文化自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副司長王丹彥說:“電視劇《毛澤東三兄弟》的創作和播出是突破情境,刷新審美,提高藝術真實和歷史真實新探索的新成果”。

  目前,西影集團正在策劃創作的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還有《西北烽火》《楊虎城》等。我們將繼續堅持西影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

  增強文化自信 發揮“兩軍”優勢

  齊雅麗(陜西省作協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

  陜西影視創作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不僅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在央視播出取得突破,而且在國際國內屢獲大獎。今后在影視精品創作方面,我們要始終堅守一個立場。《大秦帝國》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堅守了民族文化立場。制作團隊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全局眼光,在創作立意上堅持“正史正劇正能量”,從而樹立了反映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正劇標桿。正是有了這樣的堅守和責任擔當,陜西的影視作品才有了精神高度。其次,要繼續發揮以《大秦帝國》系列為代表的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品牌優勢和以《白鹿原》等為代表的依托經典文學作品改編影視作品的“文學陜軍”和“影視陜軍”強強聯合的特色優勢。正是有了歷史的積淀和文學的滋養,陜西的影視作品才有了思想深度。

  扎根三秦大地 講好陜西故事

  劉嘉軍(陜西廣播電視臺一級編劇)

  陜西歷史底蘊深厚,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文化資源大省,值得開掘的創作題材資源很多。近年來,我參與編劇創作了《保衛延安》、《硝煙背后的戰爭》、《我在北京挺好的》、《紅旗漫卷西風》等影視作品。我深刻地體會到,一個編劇要創作出好的作品,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二要發揮我省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上的獨特優勢,努力為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作出陜西貢獻。三要用心去創作,要帶著感情全身心地投入,牢牢扎根三秦大地,深入生活,努力講好陜西故事。

  訴說尋常百姓的美好情感

  楊馨然(西安曲江丫丫影視總裁)

  我們談《偽裝者》,一個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尊重觀眾。影視作品的成功,其要領不外乎對觀眾、對老百姓的尊重。而反映普通人平凡生活,在平凡中弘揚真善美,是我們丫丫影視在創作中一直堅持的主題。丫丫影視做電視劇,就是要講好陜西故事,讓老百姓喜歡,為老百姓鼓勁。近年來,先后推出了《我在北京挺好的》《空巢姥爺》等多部作品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今年我們還將推出《西京故事》《我是幸運兒》等多部講述老百姓故事的現實題材作品。另一個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導演和制片對創作規律的嚴格遵守和出色的藝術水準。丫丫影視在項目實施的整個階段,高度重視項目策劃和主創團隊的培養,始終堅持故事推動,以戲帶人,力爭新作不斷,新人輩出。

  挖掘陜西元素 推出精品佳作

  梁英建(西安曲江影視公司總經理)

  學習《偽裝者》,我覺得有兩個經驗可以借鑒,一是把正劇當商業片做,把商業片當正劇做,實現雙效統一,既好看又有意義,既叫好又叫座。二是要有海納百川的用人機制,整合優質資源,搭建優質團隊。今年西洽會期間,我們與華視集團正式簽約,聯手打造反映陜商精神的年代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該項目根據陜西首富鹽商大賈涇陽安吳堡吳家史實為基礎創作,彰顯秦商精神及陜西優秀傳統文化。該劇由當代“海派”導演代表丁黑執導,著名演員孫儷、陳曉領銜主演,目前正處于緊張的前期籌備中,計劃今年9月開拍。

  借鑒成功案例 保持領先地位

  魏鑒(西安海潤影視公司總經理)

  學習《偽裝者》,借鑒成功案例,推動陜西影視持續繁榮發展,我認為,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要高度重視策劃和制作,瞄準市場,立足本地文化資源,走精品化、現象級的大劇之路,有組織、有目標、有策劃地力推精品之作、高峰之作。其次,要啟用全國一流的編劇、導演以及一流的拍攝團隊,把高品質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環節。最后,要打造知名品牌,壯大龍頭企業,深入推進影視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出臺更多推動陜西影視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全國叫響“陜西影視”。

  學習“魯劇”經驗 做強影視陜軍

  張阿利(西北大學教授、博導 省電影家協會主席)

  電視劇《偽裝者》自播出以來引發巨大反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借鑒,可以追趕超越。眾所周知,近年來我省影視創作堅持正確導向,依托陜西文化資源優勢,創作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雙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我們也有需要借鑒和提升的地方,一是希望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抓好題材創意、劇本寫作、凝練、提升工作,尤其要建立影視劇本扶持引導機制,不斷探討促進陜西影視原創力、核心競爭力的劇作扶持新機制。二是希望加大對陜西影視創作及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調整相關措施和政策,盡快出臺面向未來、面向全國、面向市場的新舉措、新辦法,形成更加良好的創作及制作環境。三是不斷加大影視“走出去”步伐,努力擴大陜西影視作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拍紅色經典 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

  萬盛華(陜西廣播電視臺一級導演)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臺推出了《歷史永遠銘記》這部電視劇,該劇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全國新創作的10部重點抗戰題材電視劇。2015年9月16日,該劇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位居收視率前列。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陜西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出發點。就如何反映紅軍長征勝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陜西廣播電視臺等聯合攝制了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長征大會師》。該劇以一四方面軍會師為主線,有機地將其余幾次會師融入其中,全面展示了幾個方面軍艱苦卓絕的長征歷史,特別是將西北革命根據地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創建發展、為中國革命提供最后一塊落腳點的歷史功績客觀地呈現出來,填補了重大革命題材影視劇創作的空白。該劇在拍攝制作中,我們堅持用真情實感拍攝真實可信的故事,真實還原歷史場景,努力將紅色主旋律的故事拍成既有意義又好看,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佳作。目前,《長征大會師》已被列為央視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重點劇目,預計將于10月份與廣大觀眾見面。

  發揮陜西優勢 打造“四大品牌”

  孫昌博(陜文投影視公司總經理)

  電視劇《紅旗漫卷西風》是由陜文投集團聯合SMG尚世影業、北京春秋風云等公司,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精心打造的一部紅色革命歷史正劇。故事以西北革命根據地光榮的歷史為背景,全景式展示了陜西恢弘的現代革命史。故事時間跨度22年,涉及渭華起義、創建陜甘邊紅色根據地、長征陜北會師、西安事變、保衛延安、解放西北等重要歷史事件。塑造了以李志遠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投身革命洪流,經歷了革命的洗禮,矢志不渝,堅守信念,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新中國。在拍攝制作中,集合了多位黨史專家、影視專家的集體智慧,力求真實再現革命年代的烽火歲月和歷史質感。創作團隊先后多次赴銅川照金、延安吳起等革命老區實地調研采風,確保劇中情節都有歷史依據。在場景搭建中,嚴格以歷史真實為依據,客觀呈現。此外,由陜文投出品的電影《遵義會議》正在緊張的后期制作中,預計9月中旬全國公映。

  堅定文化自信 弘揚中國精神

  焦陽(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公司總經理)

  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和《縱橫》相繼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后,劇中秦人的那種厚積薄發、昂揚向上的精神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共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要完成《大秦帝國》這樣長達五部二百多集的歷史正劇,我們已經在不斷探索中前行了十年,在每個環節上,不斷汲取行業優秀經驗,力求達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贏得觀眾和市場的認可,更廣泛地弘揚中國精神。我們的創作團隊將“打造精品歷史正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創作使命和首要任務。在創作上力求真實,在還原歷史真相的層面上對劇本進行精打細磨,在服化道設計方面也都以史為據、一絲不茍。目前,大秦帝國第三部《崛起》已經制作完成,得到了李準、王子今等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認為該劇堅守了重大歷史題材正劇的品格,宣傳秦人當時在統一進程中的進取精神和開放的胸懷,這些都具有時代價值。

  努力將《白鹿原》打造成高峰之作

  趙安(陜西光中影視總經理)

  《白鹿原》電視劇創作歷時十多年,值得欣慰的是,該劇得到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2015年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本扶持引導資金350萬元。在拍攝中,我們從主題思想,情節構建,戲劇沖突,人物關系,環境氣氛,敘事語言等方面都進行了精心策劃,把高品質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環節,力爭把《白鹿原》拍攝制作成為一部精品史詩大劇。劇組全體演職人員對拍攝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張嘉譯、何冰、秦海璐等23位主演,與400位幕后工作人員組成的主創團隊,與總計達40000多人次的群眾演員們一道,用227個夜以繼日的緊張拍攝、先后10多次的大規模轉場,將近百萬字的電視劇本全景呈現,創造出電視劇拍攝史上的又一個傳奇。該劇已于今年1月2日殺青,后期制作正在緊張地進行中,預計10月中旬完成,年底可望與觀眾見面。 (文圖由記者 李向紅 高山/實習生 王元 胡磊 整理)

責任編輯:路 弘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高清手机在线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 | 在线日本aⅴ免费网站 |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 一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