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解讀習近平2015年博鰲論壇主旨演講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應邀出席2015年博鰲論壇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了主旨演講,他強調,“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本次演講透露了哪些信息,有哪些亮點?多位學者認為,習近平主席的本次演講聚焦“命運共同體”,標志著中國通過主場外交,踐行積極作為外交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共享發展機會,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發力點
“命運共同體”,這個新一屆中國政府外交政策中出現頻率頗高的詞匯再次成為本屆博鰲論壇的主題。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國體量有大小、國力有強弱、發展有先后,但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安全與外交研究室主任張潔認為,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反映了中國對中國與世界、尤其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定位與認知,即在政治上達成認同、在經濟上共同發展,以及在安全上實現共享。其中,與周邊國家分享發展機會,通過經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是通往政治認同與實現地區穩定的首要條件,也是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發力點。
中國“命運共同體”外交色彩鮮明,目的就是將中國放入世界,同世界具有不同傳統和觀念的國家相互溝通,建立合作,爭取理解。共同發展的前提,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而這一點,同樣包括在“命運共同體”的內涵中,體現著中國和平崛起的愿望。
“各國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安全事務的權利,也都有維護地區安全的責任,每一個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尊重和保障。”習近平在演講中談到。他指出,要通盤考慮亞洲安全問題的歷史經緯和現實狀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協調推進地區安全治理。有專家表示,近年來,亞太地區安全形勢復雜,局部地區持續動蕩,一直面臨著調整和共建的問題,中國在亞洲安全合作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表示,“命運共同體的機制如何演變、亞太地區主導國家問題、以及接下來中國在亞太地區將會產生什么樣的作用等問題,都會成為此次博鰲論壇的關切點。”
秉持正確義利觀,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
在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為貴”、“協和萬邦”、“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等思想。同時,他強調,要“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秉持正確義利觀,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張軍認為,堅持正確的義利觀是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的政策基石。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把情義因素放在重要位置,國家間交往也是這個道理。
遠親不如近鄰。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秉持親誠惠容的理念,不斷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王泰平認為 ,中國一直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尤其是對于南海問題,中國或與地區相關國家進行對話,通過對話形成一定的原則,促進地區問題的和平解決。具體的問題和解決原則以及協議的制定能否形成也將值得期待。
“一帶一路”不是獨奏是合唱
全面理解把握四個“不是”與“而是”
作為中國開展多邊外交的一個重要平臺,同“一帶一路”有關的話題無疑成為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探討的熱點。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契合中國、沿線國家和本地區發展需要,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順應了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張潔向記者談到,“一帶一路”是本屆論壇的最大亮點,也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具體實踐。這一構想的提出是由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和周邊國家現代化建設、尤其是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巨大現實需求所決定的,故而受到了周邊國家乃至全球的關注。
如何全面認識與理解“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也給出答案。他提出四個“不是”與“而是”,指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張潔認為,“一帶一路”無疑將成為博鰲論壇最大的亮點,這也標志著“一帶一路”作為中國未來相當時期內的對外大戰略,正式吹響了起航的號角。而“亞投行”,這個博鰲論壇召開前刷屏率最高的詞匯,作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性舉措,是對中國提倡的開放包容、透明公正理念的試金石,其創始成員國數量的不斷擴大、總部的選址,以及規則的制定,都成為博鰲論壇的關注焦點。
張軍在做客人民網時曾指出,“一帶一路”將為整個歐亞大陸,亞太地區注入強大的活力。他強調,“一帶一路”的指導思想是要共商、共建、共享,通過大家的共同參與,實現各國之間政策性的對接、機制性的對接、合作構架的對接,產生服務各國共同利益的結果。(萬鵬 綜合人民網、新華網等相關報道)
- 上一篇:
-
習大大博鰲講話引經據典:"夫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已是第一篇
-
習大大博鰲講話引經據典:"夫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 下一篇:
-
共譜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華章
已是最后一篇
-
共譜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