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卡斯特羅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發展理念,是對當今世界發展中存在問題的積極回應,即發展不平衡、不平等、保護主義和缺乏動力。”南非西開普敦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托伊特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心愿,代表了時代發展趨勢,是世界人民追求的目標。”
“習主席訪非表明中國是非洲全天候朋友”
南非國際問題專家恩圭尼亞認為,“2013年3月習主席訪非表明中國是非洲全天候朋友,表明中國是非洲任何時候都可以依靠的平等伙伴”。中非伙伴關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中國作為非洲重要的伙伴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埃及前駐中國大使阿拉姆表示,習主席在訪問中強調中國將永遠做非洲穩定、繁榮的堅定維護者和促進者,這使非洲各國政府和人民倍感鼓舞;習主席同時還強調了中非友誼的互利性,在西方國家對非政策存在不平衡的情況下,中國的對非政策顯示出了優勢,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將實現雙方共贏。肯尼亞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講師恩古如表示,中國參與非洲事務將有助于非洲國家實現自己的非洲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倡導權利平等與平衡,反對霸權主義,與非洲各國的合作不附加任何額外條件,這對非洲國家而言是一大鼓舞。剛果共和國《布拉柴維爾快報》副總編熱爾韋說,習主席的演講體現了中國和非洲做好朋友、進行雙贏合作的真誠和決心,講到了剛果共和國人的心坎里,我相信中剛合作一定會有更多成果。
2013年習主席訪問坦桑尼亞時發表了演講,坦桑尼亞前駐華大使查爾斯·桑嘎說:“習主席的演講很好地提醒全世界,中國與非洲的關系不是以某種條件為基礎的,而是以經得起風雨考驗的友誼為支撐的。在演講中,習主席因非洲大陸不斷發展而備受鼓舞的喜悅是那么真誠,令人感動,這是從心底發出的愛。非中友好合作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非合作論壇是中國夢與非洲夢相融相通的有力見證。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奇跡般的發展給非洲實現經濟獨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2015年12月初,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舉行,非盟委員會主席德拉米尼·祖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習近平的致辭“非常精彩”,因為“它明確了非洲最感興趣的合作領域”,將極大地幫助非洲實現非盟制定的《2063年議程》。習主席在講話中列出的合作領域將是我們今后合作的重點,非中合作潛力巨大。祖馬說,與中國合作對非洲國家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至為關鍵”,特別是在幫助非洲建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區域航空三大網絡等方面。“不管是在實現非洲農業現代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開發,還是在年輕人培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我們都將和中國加強合作”。他形容南非與中國是“同志加兄弟”的關系。
貝寧總統亞伊說,“十大合作計劃”覆蓋非中合作各個領域,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中國仍不忘大力支持非洲發展,給非洲帶來信心和希望。這次峰會是非中關系一個里程碑事件,根據峰會通過的文件,非洲國家將建立后續機制,在中國的支持下,努力把非洲建成一個更加穩定、和平、安全的新大陸。肯尼亞總統肯雅塔說,習近平的講話為非中合作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非常令人鼓舞,進一步表明中國是在真心真意地幫助非洲發展。這次峰會發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即非中關系進入了關鍵階段,非中合作也將更加務實,更多的非洲人民將從非中合作中受益。
南非Mail&Guardian網站2015年11月30日稱,習近平主席訪問南非體現了中非伙伴關系的長期重要性,也是深化中國和南非特殊關系的信號。中國正在推動與非洲進行更深層次的接觸。路透社2015年12月2日報道稱,“許多非洲人認為中國的影響積極正面,是抗衡西方影響的健康力量”。
“習近平的倡議反映出‘亞非新聲’”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2015年4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開幕式并發表講話,呼吁發達國家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援助力度,敦促發達國家切實履行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帶政治條件的援助。報道注意到,習近平承諾中國將于年內對已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產品給予零關稅待遇,并愿同有關各方一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建設好亞投行,發揮好絲路基金作用,繼續推動南南合作及南北合作。美國之音報道,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是開展合作的基礎,中國將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戰略,深化亞非區域和跨區域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將亞非兩大洲變成具有巨大發展活力的地區。路透社說,習近平在講話中呼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包括推動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日本《產經新聞》2015年4月25日報道稱,亞非領導人會議24日移師1955年首次會議舉辦地萬隆進行紀念活動。在當年的會址獨立大廈,亞洲和非洲國家領導人在前一天會議上通過的呼吁強化發展中國家合作的公報上簽字。代表亞洲簽字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持續受到關注的習近平在此次歷史性會議上風頭無二。
日本《每日新聞》報道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1955年萬隆會議的活動后結束了2015年的首次外訪。習近平通過連日的活動,強調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和亞投行,與呼吁在冷戰背景下不結盟國家團結協作的萬隆精神一脈相承,宣揚構建新國際秩序的意義。舉行紀念儀式的會場就是60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等人開會的地點,習近平與充當主持人的印尼總統并列走在隊伍中央,他的存在顯得格外醒目。
日本共同社評論,當前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亞非國家影響力飛速提升,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日益增加。自1955年首屆亞非會議在印尼萬隆舉行,60年后亞非國家正在邁入“新時代”,“習近平的倡議反映出亞非新聲”。
“中國支持我們,我們要與中國一起贏”
日本《每日新聞》報道說,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主持聯合國南南合作圓桌會議并宣布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共六個領域、總計600個項目的援助支持,鮮明地表達了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重視態度。中國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進一步凸顯了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
中國和埃及友好協會副主席瓦利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發展理念是世界實現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體現了中國愿意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也代表了發展中國家的普遍愿望。
肯尼亞內羅畢大學世界經濟學專家伊基亞拉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合作共贏新理念會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支持,尤其是得到非洲、亞洲等地區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因為這些國家近些年在與中國的合作中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得到了實惠。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阿蘭嘉·岡薩雷斯說:“發展是21世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就是如何使人們脫離貧困,確保在2030年結束極端貧困。習近平主席造訪紐約聯合國總部,在氣候、貿易、投資、性別等領域所傳達的信息都會引起非常強烈的共鳴,因為這些問題對于2030年結束全球極端貧困將是至關重要的。”
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演講中,熱切表達了“與中國建立起更加緊密和富有成果的關系”的愿望。墨西哥《宇宙報》發表文章指出,“強化墨西哥與中國的戰略關系具有歷史性價值”。培尼亞和秘魯總統烏馬拉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演講時均表示,拉美經濟的良好表現在很大程度上與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有關聯,希望拉美能深化和中國的全方位合作。烏馬拉指出,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之間合作框架的創新和互利模式,值得其他國家借鑒。曾擔任阿根廷總統府戰略計劃國務秘書的豪爾赫·卡斯特羅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經濟的發展使全球初級產品出口國獲利巨大,南美洲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他認為,中國中產階級對住房、汽車、食品的旺盛需求,為拉美國家提供了有史以來最巨大的出口市場。
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國防和外交政策研究的高級研究員特德·卡彭特表示,習近平的努力使中國成為連接西方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的橋梁。
阿根廷馬克里財團創始人佛朗哥·馬克里是拉美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家,其財團與中國奇瑞合資在烏拉圭建立汽車廠,2013年4月他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支持我們,我們要與中國一起贏。” (柯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共商文藝繁榮發展大計
已是最后一篇
-
共商文藝繁榮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