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勝“法寶” 新華社發 王棟梁 作
轉方向 調結構 創新發展 張華 作 人民圖片
以更大責任擔當建好綠水青山 徐 駿 作
4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版)》出版,距離上一次系列講話讀本的出版有近兩年時間。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組織部聯合發出了關于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的通知。
本次講話讀本的出版,還有一個重要背景。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其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是一項重要內容。由是觀之,新版本的講話讀本就顯得更為重要。
相比于兩年前的版本,此次讀本有何改變、又有哪些繼承?這些改編與繼承之中,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什么特點?我們就2016版和2014版的讀本做了相關比較,并請專家進行解讀。
新增章節 強調“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
相比于兩年前的講話讀本,今年的新讀本最大的改變,首先在于圍繞“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有4章內容的新增,包括: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和“五大發展理念”相關內容。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最早提出是在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如今,“四個全面”已經被提升到戰略布局的地位,成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2016版的讀本中,新增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章,收錄了4部分內容:
首先,新版本指明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的基礎以及其意義所在——這是“時代和實踐發展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書中提到,“四個全面”是時代的產物、實踐的產物,適應了我國發展的現實需要,讓我們能夠把握好發展機遇、贏得新的發展優勢、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另外,“四個全面”順應了人民群眾的愿望和期盼,體現出了問題導向、問題意識,可以說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
其次,新版本解釋了“四個全面”是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有機統一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重大戰略目標,另三者是三大戰略舉措,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
第三,新版本解讀了“四個全面”中蘊含的科學統籌思想方法,體現為全面、聯系的觀點,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和統籌兼顧等。最后,文中提出了要自覺以“四個全面”統一思想、引領工作的要求。
在總述“四個全面”之后,新版本增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章,并置于其他三個“全面”之前。本章最核心的是闡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要求,包括: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等。同時文中指出,全面小康是全面發展的小康,要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破解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
第三個增加的章節,也與“四個全面”相關,即“全面依法治國”。在2014版中,“依法治國”是包含在“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一章中的。而現在,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更為凸顯。該章主要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制體系,要求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司法公正,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并且,文中特別強調了“關鍵少數”即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第四個新增章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主題是“五大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被視為關系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本章闡明了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機遇、新矛盾、新挑戰,“五大發展理念”是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的,對于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的重大指導意義。
本章首先指明,“五大發展理念”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其次,文中解釋了新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性體現在它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形勢提出的治本之策,是針對各種問題和挑戰的戰略指引,并且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我們發展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然后,本章詳細解釋了“五大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提出了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要求。
新增概念 表述變化背后的思想深化
除了在章節上有所增加、更為豐富外,在具體的概念表述上,對比2014版,新版本也有不少改動,有些內容被擺在了更為突出的位置上,有些新概念、新表述首次進入讀本。
例如,在談“中國夢”時,新版本將其從原來的第二章提升為第一章,并將“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一節標題修改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在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章時,新版本將原有的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兩個三十年”,修改為“兩個歷史時期”。“歷史時期”的指涉范圍,顯然比“兩個三十年”更為寬泛,具有更高的歷史立意。
在談論“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章中,2014年的原有表述是具體的,“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而在新版本中,更加突出的是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強調了改革是一場深刻革命,指出“改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之道”“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的根本途徑”。
在這一章中,新版本還增加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的內容,指出我們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改革就會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在“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章中,2014年版為“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而新版本用了這兩年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來概括,即“新常態”,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成為了最新的標準。本章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即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同時文中明確指出了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克服的幾種錯誤傾向:一是新常態是客觀狀態,有內在必然性,而非一個事件,不要用好壞來判斷;二是新常態主要表現在經濟領域,不要濫用概念;三是不要把不好做的工作都歸結于新常態,新常態不是不干事、不是不發展,而是要更有創造精神的發展。
在關于經濟發展的一章中,另一個新加入的內容闡釋是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節指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解釋了市場經濟中供給和需求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等。
此外,在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部分,2014版強調“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新版本更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要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在闡述國際關系和我國外交戰略的章節中,對原有的新型國際關系,新版本增加強調了更具體的表述:“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同時,在其中增加了關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戰略等內容的表述。
更加全面 治國理政方略日趨完善
有變,亦有不變。對比2016版和2014版,會發現其中有12個章節主題、內容很相似。
這12個章節,主題分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國際關系和我國外交戰略”“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表述盡管略有變化,但主題都很突出、鮮明。
“2016版的讀本更為全面、系統地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改革發展的理論認識的深化和實踐認識的提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讀本是根據當前實際形勢、對于發展理論和指導思想的一種概括,這種概括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而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看來,讀本前后的變化,恰好反映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治國理政方略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
以“四個全面”為例,從最早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4年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到如今,“四個全面”已經在黨的文件中明確成為我們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楊偉東認為:“‘四個全面’就是隨著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思想不斷深化和完善才逐漸形成的體系。”
再以“新常態”為例,這個習近平2014年5月考察河南過程中提及的概念,在過去幾年間解釋力越來越強,對包括經濟形勢在內的諸多層面,都有了更綜合性的判斷,替代了原來的一些說法。如今,“新常態”已經體現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從一個概念上升為國家意志。
同樣,五大發展理念也是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才逐漸固化為理念,并同樣出現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成為指導思想。
而中宣部和中組部聯合發出的認真組織學習讀本的通知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非凡的理論勇氣、高超的政治智慧、堅韌不拔的歷史擔當精神,把握時代大趨勢,回答實踐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圍繞治國理政新的實踐發表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富有創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科學理論。(記者 李 貞 劉少華)
- 上一篇:
-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支持文物保護的幾個小故事
已是第一篇
-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支持文物保護的幾個小故事
- 下一篇:
-
讓法治為中國夢護航(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2)
已是最后一篇
-
讓法治為中國夢護航(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