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指導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大家一致認為,黨的總書記親自主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充分體現了中央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視程度,吹響了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繁榮再出發的進軍號角。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講話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著眼時代和實踐發展要求,深刻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問題,為做好新時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大家認為,總書記的講話,充分肯定了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為哲學社會科學指了路,也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打了氣,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備受鼓舞、倍感振奮,積極性空前高漲,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思路更實了、信心更足了。
始終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擺在首要位置。許多專家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靈魂。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為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各個領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方法論。有專家表示,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時代特點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新,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源頭活水。要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引領作用,旗幟鮮明、大張旗鼓地研究馬克思主義、宣傳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貫徹到學科建設、學術研究、教材編寫、教育教學、成果評價的全過程。有專家提出,人民是歷史創造者、是實踐的主體。脫離了人民,就脫離了實際,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推動哲學社科工作者到實踐中去,到人民中間去,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有專家提出,必須切實糾正馬克思主義過時論、說教論等模糊認識,批駁把馬克思主義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的各種錯誤觀念做法,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做到學深悟透、知行并進,學到深處、用到實處。有專家提出,要著力克服學科布局“大而欠強”、教育教學“教而欠育”、教師隊伍“雜而欠專”等問題,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
積極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有專家提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特別是要加大對重大理論問題、重大現實問題、重大實踐經驗的研究闡釋,把中國經驗上升為中國理論,用中國理論指導中國實踐,摒棄“言必稱希臘”“言必稱西方”的錯誤傾向。有專家提出,加強學科建設要科學定位,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傳統學科和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并重,促進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不同學科間相互滲透,著力形成基礎學科健全扎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的學科布局。有專家提出,要大力加強思想引領、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提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思想引領力和話語的主導權,使之成為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思想、講好中國故事的“排頭兵”。
切實肩負起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職責使命。有專家提出,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目標完成得如何,關鍵在落實。當前,中國的理論創新、話語創新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時代呼喚中國學人的原創性貢獻,也呼喚產生中國自己的具有原創力的學者大師。推動理論創新、加快話語建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有專家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加強哲學社會科學體制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課題立項、成果轉化、成果評價、青年人才扶持、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獎勵等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專家提出,要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嚴把人才規劃關、準入關、培養關、學風關,積極培養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還有專家建議,各級黨委政府應把哲學社會科學擺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管理好科研人才、項目研究、資金分配、評價評獎等,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造良好環境。(通訊員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