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習近平講絲路故事
發表時間:2017-05-14   來源:人民日報

  阿拉木圖的冼星海大道

  古絲綢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圖有一條冼星海大道,人們傳誦著這樣一個故事。1941年偉大衛國戰爭爆發,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在舉目無親、貧病交加之際,哈薩克音樂家拜卡達莫夫接納了他,為他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

  在阿拉木圖,冼星海創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戰》、《滿江紅》等著名音樂作品,并根據哈薩克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的事跡創作出交響詩《阿曼蓋爾德》,激勵人們為抗擊法西斯而戰,受到當地人民廣泛歡迎。

  ——摘自習近平2013年9月7日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

  長安云集各國使臣商人

  公元前100多年,中國就開始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漢代張騫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兩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漢時期,中國的船隊就到達了印度和斯里蘭卡,用中國的絲綢換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國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流的活躍期。據史料記載,唐代中國通使交好的國家多達70多個,那時候的首都長安里來自各國的使臣、商人、留學生云集成群。這個大交流促進了中華文化遠播世界,也促進了各國文化和物產傳入中國。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到了東南亞很多國家,一直抵達非洲東海岸的肯尼亞,留下了中國同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明末清初,中國人積極學習現代科技知識,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知識紛紛傳入中國,開闊中國人的知識視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更是頻繁展開,這其中有沖突、矛盾、疑惑、拒絕,但更多是學習、消化、融合、創新。

  ——摘自習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中企圓了白俄羅斯轎車夢

  白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在歐亞地區開展大型合作項目最為廣泛的國家之一,雙方在通信、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執行了數十個重大項目,產生了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吉利汽車組裝廠的產品實現了白俄羅斯的“轎車夢”;首座以中國首都命名的北京飯店在明斯克竣工運營,為白俄羅斯四海賓朋提供服務;明斯克2號、5號、盧科姆爾和別列佐夫等電站改造項目成功實施,為白俄羅斯發展經濟提供了電力支持;中國為白俄羅斯建造的3條水泥生產線極大提高了白俄羅斯水泥生產水平和規模;中國為白俄羅斯提供的現代化電力機車奔馳在廣袤的白俄羅斯平原;承載著兩國發展振興共同夢想的中白工業園項目正逐步開啟實質性進展。

  ——摘自習近平2015年5月8日在白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讓中白友好合作的樂章激越昂揚》

  李白王維的日本友人

  一個多星期前,印度總理莫迪先生訪問了我的家鄉陜西省,我在西安同他一道追溯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歷史。隋唐時期,西安也是中日友好往來的重要門戶,當年很多來自日本的使節、留學生、僧人在那里學習和生活。他們中的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呂,同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王維結下深厚友誼,留下了一段動人佳話。

  ——摘自習近平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的講話

  新加坡有艘“鄭和寶船”

  15世紀初,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揚帆遠航,多次到訪新加坡。新加坡海事博物館里有一艘按原尺寸復制的鄭和寶船,以紀念這一偉大事件。明末清初,許多來自中國廣東、福建的民眾漂洋過海到南洋謀生,帶來了中華文化和技術,也播下了中新友好的種子。

  1978年,鄧小平先生訪問新加坡,拉開了新時期中新友好合作的序幕。當時的中國正在開拓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路,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李光耀先生帶領下,新加坡兼具東方價值觀和國際視野,走出了一條符合新加坡國情的發展道路。在目睹新加坡創造的經濟成就后,鄧小平先生表示,中國要向新加坡學習。新加坡的實踐為中國破解改革發展中的一些難題提供了寶貴借鑒,中國發展也為新加坡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

  ——摘自習近平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演講

  蘇西洛寫下《寧靜》之歌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蘇西洛總統創作的一首歌,名字叫《寧靜》。那是2006年10月,蘇西洛總統來到中國廣西出席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會議間隙,他在漓江上產生了創作靈感,提筆寫下了一首優美的歌詞:“快樂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斷循環,我與伙伴,共同度過那美好時光。”蘇西洛總統在中國的山水之間觸景生情,想起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鄉,說明我們兩國人民是心相通、情相近的。

  ——摘自習近平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

  阿拉伯餐館開到義烏

  中阿關系的快速發展,也把雙方普通人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在我曾經工作過的浙江,就有這樣一個故事。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義烏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約旦商人開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館。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飲食文化帶到了義烏,也在義烏的繁榮興旺中收獲了事業成功,最終同中國姑娘喜結連理,把根扎在了中國。一個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夢想融入中國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國夢中,執著奮斗,演繹了出彩人生,也詮釋了中國夢和阿拉伯夢的完美結合。

  ——摘自習近平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

  泰戈爾的中國故鄉

  90年前,中國人民喜愛的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訪問了中國,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一踏上中國的土地,泰戈爾就說:“我不知道什么緣故,到中國就像回到故鄉一樣。”在離開中國時,他傷感地說:“我的心留在這里了。”

  ——摘自習近平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演講

  巴基斯坦馳援汶川

  2008年中國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巴基斯坦傾囊相助,出動所有的戰略運輸機,將全部戰略儲備帳篷第一時間運到了災區。隨行醫療隊為節省飛機空間,拆掉了飛機上的座椅,一路上席地而坐。今天,數以千計的巴基斯坦工作人員在各地同中國職工一起夜以繼日建設中國承擔的項目,涌現出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同樣,在巴基斯坦需要的時候,中國始終是巴方的堅強后盾。中國堅定支持巴基斯坦維護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努力。2010年巴基斯坦遭受特大洪災,中國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陸空全方位施援,派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醫療救援隊,首次派遣大規模車隊和直升機執行救援任務,開創了中國對外援助史上的先河。2014年底,白沙瓦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中方專門邀請巴方受傷學生和家人赴華療養,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感受到中國人民真摯的情誼。

  在不久前的也門撤僑行動中,中國軍艦搭載176名巴基斯坦公民從亞丁港撤離,巴基斯坦軍艦協助從穆卡拉港撤離8名中國留學生。巴方軍艦指揮官下達命令:“只要中國留學生不到,我們的軍艦就不離港。”這擲地有聲的話語再次證明中巴友誼情比海深。

  ——摘自習近平2015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議會的演講

  中國絲綢成就波斯絲毯

  這是我第一次訪問伊朗,但同很多中國人一樣,我對你們古老而美麗的國度并不陌生,因為絲綢之路早就把我們兩個偉大民族聯結在一起。史書記載下一個又一個精彩故事。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西漢時期,中國使者張騫的副使就來到伊朗,受到隆重接待。7世紀后的中國唐宋時期,許多伊朗人前往中國求學行醫經商,足跡遍及西安、廣州等地。13世紀,伊朗著名詩人薩迪記錄下到中國新疆喀什的難忘游歷。15世紀,中國明代鄭和7次率領龐大船隊遠洋航海,其中3次到達伊朗南部的霍爾木茲地區。

  來自中國的絲綢和伊朗的高超工藝結合,成就了波斯絲毯的高貴;來自伊朗的蘇麻離青和中國的高超工藝結合,成就了青花瓷器的雅致。中國的漆器、陶器以及造紙、冶金、印刷、火藥等技術經伊朗傳向亞洲最西端乃至歐洲等更遠的地方,石榴、葡萄、橄欖以及玻璃、金銀器皿等又從伊朗和歐洲等地傳入中國。

  ——摘自習近平2016年1月21日在伊朗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共創中伊關系美好明天》

責任編輯:原 茵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久久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日本免费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茄子国产成版人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与二区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