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的“絲路新語”:和平合作 開放包容 互學互鑒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左:重慶鐵路西站,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五定貨運班列準備駛出。
中:眾多遠洋貨輪在連云港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
右:緬甸仁安羌中緬天然氣管道仁安羌分輸站。版式設計:蔡華偉 宋嵩
加強“五通”
第一,加強政策溝通。各國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本著求同存異原則,協商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
第二,加強道路聯通。上海合作組織正在協商交通便利化協定。盡快簽署并落實這一文件,將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在此基礎上,我們愿同各方積極探討完善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各國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
第三,加強貿易暢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各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潛力巨大。各方應該就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問題進行探討并作出適當安排,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貿易和投資成本,提高區域經濟循環速度和質量,實現互利共贏。
第四,加強貨幣流通。如果各國在經常項下和資本項下實現本幣兌換和結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強抵御金融風險能力,提高本地區經濟國際競爭力。
第五,加強民心相通。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搞好上述領域合作,必須得到各國人民支持,必須加強人民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為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
- 上一篇:
-
習近平:反對采取非法手段顛覆別國合法政權
已是第一篇
-
習近平:反對采取非法手段顛覆別國合法政權
- 下一篇: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