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中共中央舉行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視頻來源:央視網
6月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出席座談會。記者 鞠鵬攝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5年6月12日)
習近平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在這里隆重集會,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緬懷他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勛,追思他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風范,堅定不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陳云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陳云同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就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黨領導的偉大事業。陳云同志的一生,經歷了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是偉大、光榮的一生。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陳云同志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頑強奮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他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投身工人運動,在實際斗爭中成長為工人運動領導人。他參加了艱苦卓絕的紅軍長征。在遵義會議上,他堅定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支持會議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領導。抗日戰爭期間,陳云同志擔任了7年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領導制定了“了解人、氣量大、用得好、愛護人”的十二字干部政策,提出選拔任用干部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解放戰爭期間,陳云同志參加領導東北解放。遼沈戰役勝利后,他領導接收沈陽,創造了接管大城市的經驗,并領導東北根據地率先開始恢復經濟,支援了全國解放戰爭,為我們黨提供了由戰爭轉向和平建設的寶貴經驗。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陳云同志為確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了杰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陳云同志受命主持領導全國財政經濟工作,只用不到一年時間,就迅速實現了全國財政經濟的統一,穩定了金融物價。他主持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編制和執行,既注意學習蘇聯經驗,又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科學布局,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積累了經驗。在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陳云同志積極探索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創造性地提出建設規模要同國力相適應、在社會主義經濟中要有市場調節為補充等重要思想。他較早發現“大躍進”帶來的問題,積極建言,盡量減輕損失。上世紀60年代初期,在毛澤東同志支持下,他參與部署和領導調整國民經濟,恢復農業生產,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走出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陳云同志為我們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卓越貢獻。1978年底,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陳云同志以馬克思主義的勇氣和膽識提出,要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必須解決好歷史遺留的若干重大問題。他的發言受到與會同志積極響應,為突破“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起到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陳云同志積極支持鄧小平同志倡導的改革開放,支持和推動農村和城市改革,支持從沿海到內地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他提出,在社會主義經濟中要有意識地發揮和擴大市場調節作用,支持探索符合實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新體制。他提出改革要不斷總結經驗,腳踏實地向前推進。他高度重視改革開放條件下黨的思想建設、制度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持制定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提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的著名論斷。他倡導干部隊伍新老合作和交替,提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標準,培養德才兼備的青年干部隊伍。他支持鄧小平同志關于科學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主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陳云同志堅定維護鄧小平同志在中央領導集體中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同黨和人民同心同德。
在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陳云同志為新中國的建立、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確立、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立的功勛,黨和人民將永遠銘記。
- 上一篇:
-
習近平總書記給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的回信
已是第一篇
-
習近平總書記給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的回信
- 下一篇:
-
習近平在座談會上強調 系統謀劃“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
已是最后一篇
-
習近平在座談會上強調 系統謀劃“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