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論勇氣,牢牢把握時代和實踐新要求,牢牢把握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許多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關于改革開放的思想,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堅定改革創新信念,把握改革創新方向 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他還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這些重要論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深化改革設立了燈塔和航標,指引我們沿著正確方向和道路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近年來,統計部門堅決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立足我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堅持將維護統計數據真實準確作為改革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改革創新的強大支撐,堅持將破解影響統計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作為改革創新的主攻方向,不斷完善統計體制機制、改進統計制度方法、變革統計生產方式,推動統計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實踐證明,改革創新是統計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黨和政府、人民群眾對統計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統計部門必須立足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緊緊圍繞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統計工作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不斷提高統計能力、數據質量和工作水平,推進統計事業科學發展。 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推進改革創新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這為各方面、各領域、各地區、各部門改革創新提供了思想指導和行動指南。統計部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統計改革的要求部署,加快建立國家統一的經濟核算制度,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完善就業失業監測統計制度,建立創新調查制度,強化收入分配監測等。 加快建立科學完備的統計指標體系,有效引導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防止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一味以生產總值排名比高低、論英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統計部門將按照這一要求,進一步健全統計評價體系,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新增債務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加快構建反映經濟轉型升級的統計指標體系,組織實施轉型升級綜合統計制度和統計指標發布制度;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監測方案,編制發布發展與民生指數和創新指數,研究制定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加快形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相適應的統計調查體系,全面反映五位一體總布局建設進程。統計部門要以五位一體總布局為引領,進一步健全服務業統計,抓緊建成科學統一、全面協調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加快推進城鄉住戶一體化調查,真實準確反映全體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加快推進大城市月度勞動力調查,及時準確反映就業失業狀況;加快推進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改革,及時準確采集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加快完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統計,全面客觀反映全社會消費狀況;加快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研究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測算方法。 進一步鞏固拓展統計“四大工程”,深刻變革統計數據生產方式。2010年以來,統計部門努力建設基本單位名錄庫、企業一套表制度、統一的數據采集處理軟件和聯網直報系統“四大工程”,構建企業在國家聯網直報平臺上填寫電子報表,或者由調查員手持電子終端現場采數并通過網絡實時上報國家,國家統計局直接掌握原始數據,各級統計機構在線實時共享的新型數據生產方式。目前,統計“四大工程”已在全國近百萬家重點企業和500個居民消費價格調查市縣、200個農村集貿市場價格調查縣的6萬多個采價點成功實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采用了聯網直報和手持電子終端現場采集數據,統計數據的采集、處理、傳輸、存儲和發布等生產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統計部門將積極適應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更加主動把握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更加主動順應世界統計潮流,以新技術應用為助力,在鞏固統計“四大工程”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盡快把工業生產者價格調查、固定資產投資調查、小微企業調查等以單位為調查對象的所有統計調查納入一套表聯網直報系統。加快研究開發農業、住戶和勞動力調查等直報系統。通過努力,最終建成涵蓋我國所有單位的統一完備、及時更新的基本單位名錄,實現以企業、住戶為調查對象統一設計一套表制度,實現在統一高效的業務操作平臺上進行統計項目設計、統計調查管理、統計任務布置以及數據采集、處理、加工、匯總、分析和發布,實現所有面向企業的調查由企業通過互聯網直接向國家數據中心報送,所有面向調查對象的現場調查全部由調查員手持電子終端現場采集數據并通過網絡直報國家數據中心,形成統計業務全方位、全流程的電子化、網絡化、無紙化,不斷提升統計調查效能和統計數據質量。 積極研究利用大數據,傾力打造統計基礎數據來源的“第二軌”。海量的電子化互聯網信息、企業生產經營資料和部門行政記錄等大數據,將極大拓展統計調查資料來源。統計部門將緊緊抓住機遇,加快研究建立商場、超市、電商等企業向統計部門提供電子化交易記錄的制度,加快研究應用射頻識別技術對貨車通過量進行流量統計并進行貨運量及經濟活動景氣狀況分析監測。全力推進企業電子化記錄在統計調查中的應用,加快研究開發企業電子化財務會計和生產經營記錄自動導入統計聯網直報系統的技術。加大對政府部門電子化行政記錄的應用力度,進一步強化統計與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質監、測繪等部門在電子化行政記錄和統計信息上的共享。探索利用網絡搜索數據建立相關統計分析和計量模型,對經濟形勢進行分析預測。 加快建設現代化服務型統計 統計部門不僅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狠抓各項統計改革創新,還要為制定和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統計支撐,加快建設面向統計用戶、面向調查對象、面向統計基層的現代化服務型統計。 更好服務國家科學決策和宏觀管理。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提高基礎數據質量,更好為宏觀決策服務。統計部門必須貫徹落實這一指示,更加扎實地組織實施好各項統計調查,進一步推進統計規范統一,進一步強化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進一步排除對統計數據的各種干擾,進一步強化源頭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為宏觀決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支撐。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優勢,密切關注經濟轉型升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和重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進一步提高形勢研判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前瞻性,為中央準確判斷經濟形勢、科學決策提供針對性強、參考價值高的咨詢建議。進一步強化宏觀經濟運行統計監測,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房地產市場、經濟景氣、重要工農業產品和主要食品消費價格等領域的監測,及時準確揭示經濟運行情況和宏觀經濟政策執行情況,為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提供堅實的判斷依據。 更好服務社會公眾。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統計部門將不斷創新數據發布手段,努力打造以統計數據庫為依托、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統計網絡服務平臺。繼續深入推進統計公開透明,在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的前提下,能公布的統計數據都在第一時間公布;更加全面地公開統計制度方法,更加及時地詮釋統計數據,更加廣泛地普及統計知識,使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統計生產過程,更便捷地獲取內容更多、時效性更強、理解更容易、使用更方便的統計信息。 更好服務調查對象。積極嘗試與調查對象建立新型合作關系,變單純的“我布置、你填報”為“我布置、我服務,你填報、你受益”。統計調查盡可能設置最少量指標,盡可能直接采用財務會計資料和生產經營記錄等獲取信息。建立新統計調查制度的常態化試填試報工作機制,通過組織調查對象試填試報,確保統計調查便捷友好。積極為企業提供更多行業經濟信息、宏觀經濟信息以及國際經濟信息,積極向記賬戶反饋其收支情況,以更加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調查對象的支持配合。 更好服務統計基層。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加強新技術應用,優化統計業務流程,精簡統計報表和指標,切實減輕基層負擔。進一步加大經費向基層傾斜力度,改善基層工作條件,強化基層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對基層的支持保障水平。(馬建堂 作者為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