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習近平總書記8·19講話一周年之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在系列講話中,確定了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領域,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對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特別是貫穿于其中的辯證法,對于我們認識和把握宣傳思想工作的內在聯系和根本方向,具有長期的方法論的指導意義。 1 把握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堅持中心工作與意識形態工作的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講,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為什么經濟建設是中心工作?因為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實在在的物質成果,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堅實基礎。物質是意識的基礎,經濟建設成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基礎,離開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空談理想信念,空談黨的領導,空談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空談思想道德建設,就難以取得好的成效。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其他工作不重要,意識形態工作作為社會上層建筑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和思想導向都具有極端重要的作用。歷史一再表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不僅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而且也需要同樣堅實的精神基礎。在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一定的情況下,上層建筑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尤其要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從國際上看,當前世界范圍內的文化領域的斗爭深刻而復雜,西方國家把我國的壯大視為其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挑戰;從國內看,社會的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社會矛盾疊加,思想活動的多樣性和多變性明顯增強,理想信念不堅定者有之,“四風”問題有之,否定黨史國史者有之,否定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者也有之。對此,我們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講,我們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既要切實做好中心工作,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又要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為中心工作忽視意識形態工作,也不能使意識形態工作游離于中心工作。堅持好兩者的統一,是我們把握好宣傳思想工作辯證法的根本。 2 把握好根本目標和階段目標的辯證關系,堅持遠大理想和現實目標的統一 一談到理想,就有人持懷疑態度,質疑理想的價值。殊不知,“理想”是人區別動物的重要標志。動物是一種適應自然的“生存”活動,而人是一種改造自然、超越自然的生命活動。動物以本能的方式,來實現它同自然的統一,是一種肯定性活動。而人的實踐活動是有目的改造自然,讓自然變成“人化自然”,讓世界成為“屬人的世界”,人同自然的統一,是一種否定性的統一。列寧說,“世界不會滿足人,人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因此,實踐活動必然包含著超越現實的理想,人在思想中超越現實,然后把理想變成現實,從而將世界改變成屬人的世界。正因為有“理想”,人才把自己與動物區別開來。毛澤東同志講,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正是說出了人的本質特征。 理想可以分為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在現實中,許多個人理想常常遵從某一社會理想,特別是對于一個政治組織和成員而言更是如此。理想還可以分為遠大理想和近期理想,我們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就是實現共產主義,這也是每個共產黨人的根本目標,是支撐共產黨員精神境界的“鈣”,缺失或者削弱了理想信念,精神上缺了“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沒有“骨氣”,經不起誘惑,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生活上墮落。要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要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就要知道我們是怎樣經過反復比較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從而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實踐者。 遠大理想與現實目標是辯證統一的,沒有遠大理想的指引,現實目標就會缺失方向;沒有一個一個現實目標的逐一實現,遠大理想就只能是空中樓閣。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胸懷最高理想,堅定理想信念,我們還要立定腳跟,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干好最現實的工作。”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目標,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就是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領宣傳思想工作的各個領域,用“中國夢”凝聚各族人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全體人民的價值追求,形成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的良好社會風尚。近期目標就是要把根本目標融入到我們每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之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體現在每一個新聞報道和宣傳思想工作方面,使這個理想目標真正轉化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