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文化廳長徐向紅:弘揚中華文化 增強責任擔當
發表時間:2014-09-30   來源:光明日報

弘揚中華文化 增強責任擔當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的幾點體會
   

    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簡稱“9·24重要講話”)。這一講話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建設特別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習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時代價值和歷史地位,精辟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現實意義,提出了一系列事關全局、事關長遠、事關根本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思想,系統、全面、深刻,作為文化工作者,要把學習、研究、貫徹習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作為頭等政治任務。

  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的重大意義

  一是具有重大思想解放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關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重要論述,特別是視察孔子研究院的重要講話、“9·24重要講話”等,振聾發聵,澄清了一段時期以來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模糊認識、關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一些片面看法,正本清源,返本開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解放意義。比如,關于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厚土壤,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基因,是我們賴以存在的精神標識,是我們的根、魂所系;關于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要全面地、歷史地、客觀地、辯證地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孔子及其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關于儒家思想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記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在建設家園的奮斗中的精神活動、理性思維、文化成果,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滋養,具有和而不同、與時遷移、經世致用等鮮明特點,蘊藏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為公、大同世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一系列具有時代價值和國際意義的思想智慧;等等。這些論述打通了古今,消除了疑慮,具有撥亂反正的思想解放意義。

  二是具有重大理論創新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的深入思考和不斷探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許多新思想、新觀點,需要我們深入地學習、領會和把握。比如,關于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做到“四個講清楚”,深刻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一重大問題;關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關于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關于注重發揮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對個人、社會的教化同對國家的治理結合起來;關于研究孔子、研究儒學,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關于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展的規律,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等等。這些重要思想觀點把對文化的認識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本質規律的深刻把握,進一步提升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三是具有文化發展新階段的重大開創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文化創造活力,激發了炎黃子孫的文化記憶,具有強大的思想文化動員作用,必將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新局面,開啟文化繁榮發展的新時代、新紀元。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將煥發出新的巨大生機和活力,這個階段將永載史冊。

  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的精神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特別是關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論述,旁征博引,學貫古今,許多經典語言信手拈來,閃光話語隨處可見。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令人醍醐灌頂,感到非常解渴、非常開竅。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立足五千年中華文明史,著眼于世界大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密切結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我們要全面、系統、深入地學習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的深刻內涵,具體把握好六個方面的關系。

  ⒈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是從毛澤東同志開始的。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應給予總結,承繼這份珍貴遺產。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形成發展的深層內因和根本依據,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未來的巨大動力和寶貴資源,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⒉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我們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傳承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寄托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載著我們每個人的美好愿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居于基礎地位,是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脈,是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源頭活水。

  ⒊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是我們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我們決不可拋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恰恰相反,我們要很好地傳承和弘揚,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丟了“根”和“魂”,就沒有根基了。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主題相結合的偉大結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共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是激勵新時代華夏兒女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⒋傳統文化與國際話語權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這幾年,世界“孔子熱”經久不衰。這說明我們國家的話語權提升了,文化軟實力增強了,孔子及儒家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有影響力,孔子研究成為世界性題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因勢利導,深入研究,在東亞文化圈中居于主動。世界儒學傳播,中國要保持充分話語權。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提高國際話語權、增強國家軟實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做中國人的骨氣之所在、底氣之所在,要求我們加強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與傳播,推動中華文化在核心價值觀層面走出去。

  ⒌傳統文化與世界文明進步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孔子研究院時指出,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很多觀點方法,對人類文明思想寶庫有很大的貢獻,如“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有很深的淵源,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要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鑒,科學對待文化傳統,大家一起把和平發展的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動之中。這些重要論述,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義制高點,深刻闡述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鮮明提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和文明多樣性的國際主張,在世界舞臺上彰顯了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風采,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處理國際事務、實施國際戰略中的獨特優勢。

  ⒍傳統文化與黨的建設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應該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干部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這些重要論述,鮮明地指出了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闡述了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運用,對于提高干部隊伍思想道德素質、領導智慧素養,對于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意義,將我們黨重視運用優秀傳統文化以推動黨的建設的思想理論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全面把握文化部門的責任擔當

  當前,我省文化部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總體是好的,但也有不到位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對習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關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的學習還不夠系統、不夠全面、不夠深刻。盡管大家都學了,特別是每篇講話都進行了認真學習,但是真正貫通起來,系統學習、深入學習、把握精神實質,做得還遠遠不夠。我們的學習還僅僅是開始。二是有些同志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還有不敢、不愿、不夠的問題。所謂不敢,就是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有思想顧慮,總覺得那是封建糟粕,沒有準確把握總書記關于科學、辯證、唯物地對待傳統文化的精髓。所謂不愿,就是不愿意、不情愿,總覺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己無關,是別人的事,是額外的負擔,這種慣性思維還有一定市場。所謂不夠,就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還不夠,認識不到位,工作跟不上,措施沒力度。三是知識能力準備不足的問題還很普遍。在習總書記提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大命題、開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新時代的重要歷史階段,我們的知識能力準備不足,需要克服本領恐慌,加強學習,提升能力,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力、把握力,以及與各項工作的融合力。四是工作存在著頂層設計不足的問題。當前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存在展示不夠、陳列不活、挖掘整理不深、對外文化交流不暢等問題,需要認真克服。

  文化部門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職能部門,要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精神做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工作。學習總書記文化建設思想,首先要準確把握文化部門的職能任務,進一步明確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職責。要明確文化部門五個方面的職能:

  一是研究闡發。結合藝術生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市場繁榮、文化遺產保護等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著力做好研究闡發的文章。二是保護弘揚。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把我們祖祖輩輩所創造的文明成果系統完整地保護下來,而不至于在我們手中流失、損傷、湮滅。如果老祖宗的東西在我們手中損壞了、湮滅了、消失了,那就是我們的失職。三是傳播展示。我們有這么多珍貴的文化遺產,不能僅僅藏在禁宮里、埋在地下、藏在圖書館中,要加以活化,發揮好教化育人的作用。四是交流互鑒。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鑒而精彩。要發揮好交流互鑒的作用,推動齊魯文化、中華文化走出去。既要在器物的層面、技能的層面走出去,又要在思想的層面、價值的層面特別是核心價值的層面走出去。五是創新發展。既要傳承、保護、弘揚,又要創新發展,根據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求、人類的渴望,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文化成果,在創造中保護、在創新中繼承、在發展中弘揚。

  如何來完成這些職能呢?一要加強規劃設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定要系統完整地考慮,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如何保護、如何弘揚、如何展示、如何交流、如何創新發展等要做到胸中有數。要克服隨意性、盲目性,防止零零碎碎,搞些雞毛蒜皮的東西。要立足長遠,著眼當前,全面系統地梳理本地豐富的文化資源,摸清底數,掌握家底。二要制定政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有一系列政策作保障。作為地方政府部門,要調動社會方方面面來進行保護,調動各個方面的力量來參與保護,共同展示,共同發展,這就需要發揮政府職能研究制定政策,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保護弘揚。三要加強宏觀引導。要發揮好政府職能,加強引導,該抓的抓起來,該放開的放開。四要依法推進。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合規合法,有法可依,包括文物保護法、非遺保護相關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加大文化立法工作,加強依法行政,依照法律法規來行事,把保護傳承、弘揚創新等工作納入依法行政的軌道。(徐向紅 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廳廳長)

責任編輯:王鈺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久97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 在线精品国产尤物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不 | 亚洲精品在线中文视频 | 最新久久久久久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