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和增強共青團組織先進性的主要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團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把“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作為我國群團組織建設的“重要著力點”,這一要求對于共青團組織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導意義。 先進性是共青團區別于其他群團的本質特征 先進性作為共青團的本質特征,是她有別于一般群眾團體而形成的黨團之間特殊的政治關系。在我國參與政治協商的所有人民團體中,在合法注冊的近50萬個社會組織中,唯有黨和共青團的關系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絕不是一種偶然。 首先,共產黨人開創的事業要求“助手和后備軍”始終保持先進性。當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成為人類童年的記憶,奴隸制和青銅器一起走進博物館,封疆裂土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伴隨社會化大生產形成的資本主義制度,在釋放空前巨大社會生產力的同時也帶來諸多弊端,越來越多的深層社會矛盾開始困擾人類社會的歷史關頭,《共產黨宣言》橫空出世,開啟了文明史上前無古人的偉大探索。創造“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人的身心和諧發展的更高水平的文明社會形態;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向吸引了人類探索的目光。經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走向共產主義是千秋萬代的事業,也是解決當今世界環境危機、人口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安全危機的最佳選擇。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是這一偉大探索的現在進行時。 青年塑造未來。中國共產黨締造并領導共青團,就是要通過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凝聚青年朝氣蓬勃的青春力量,保證共產黨人的事業后繼有人。 其次,推動青年正向社會化進程要求,保持共青團的先進性。國家長治久安、青年健康成長需要青年與社會之間良性互動。而這種良性互動形成的前提條件,是青少年社會化的方向必須與社會進步的要求保持一致。傳承社會文化、掌握生存本領、適應社會規范,完成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角色轉變,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奉公守法的合格公民,是青少年融入社會的“入場券”。共青團作為青年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必須按照社會發展進步的方向和要求引領青年修身養性、報效國家、造福社稷,釋放青春正能量。 第三,共青團先進性建立在廣泛群眾性的基礎上,是先進性與群眾性的辯證統一。共青團的先進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在政治上,共青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把建設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在思想上,共青團以黨的指導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把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作為自己的基本任務;在組織上,共青團是由青年中的先進分子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有著嚴密的組織系統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是積極進步的社會政治力量。共青團的群眾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把全體青年、而不僅僅是先進青年作為工作對象;二是作為橋梁和紐帶聯系全體青年;三是共青團的大門向所有承認團的章程,積極要求進步,符合團員條件的青年敞開;四是堅持以青年為本,竭誠為全體青年服務。在堅持先進性的同時又不脫離廣大青年,是共青團明顯的組織優勢。 先進性是共青團生命力的源泉 共青團已經伴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風雨滄桑走過了93年奮斗歷程。她能夠動員千千萬萬的青年為實現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奮斗目標建功立業,保持先進性是其生命力的源泉。 歷史經驗表明,共青團吸引、團結、凝聚青年的力量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共青團政治上的先進性。“高舉旗幟跟黨走”,在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始終和黨保持高度一致,和社會發展進步的方向保持一致,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這種政治上的先進性使共青團成為進步青年的核心組織。二是各級團干部和優秀共青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一部中國共青團史,也是一部群星燦爛的青年英雄譜。一代又一代共青團干部和優秀共青團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青年證明,戰爭年代共青團員勇于犧牲,建設時期共青團員樂于奉獻,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共青團員善于創新創造、引領風氣之先,是值得青年效法的榜樣。這種表現在組織成員身上的先進性,比任何說教更能產生感染青年的力量。 保持和增強共青團先進性的主要著力點 一是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深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和“推優”工作。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指導思想。共青團作為“帶領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必須堅持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內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當代青年的頭腦,夯實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礎;要深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引導大學生骨干、青年知識分子、共青團干部通過對各種社會思潮、各種思想流派的比較與鑒別,堅定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成長為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要完善“推優”工作機制,通過黨團有效銜接、接力培養,不斷地為黨的隊伍輸送新鮮血液,為現代化建設輸送合格人才。 二是堅持用偉大的目標激勵青年,帶領青年為民族復興建功立業。黨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為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命名,包含著對青年承擔國家責任、堅持政治理想、釋放青春正能量的殷切期待。用全面小康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大國家的偉大目標激勵青年,引導青年把人生價值的實現和中國夢聯系起來,帶領廣大青年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領域建功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留下“這一代人”奮斗的足跡,是現階段共青團組織先進性的最好證明。 三是堅持用鮮活的榜樣感召青年,引導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先進引領后進,以文明進步代替蒙昧落后,以真善美抑制假惡丑”,需要鮮活的榜樣感召。深入持久的“學雷鋒活動”,曾經造就了新中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也用雷鋒精神滋養了幾代青少年的心靈。引導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環境,同樣需要榜樣的力量。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正在開展的“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活動,應當把尋找最美代言人、爭做最美代言人作為著力點,把活動的過程變為發現榜樣、樹立榜樣、學習榜樣、爭做榜樣的過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青少年行為的指南,引領青少年走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列。 四是堅持用開放包容的胸襟構建現代青年組織體系,最大限度地為黨凝聚青年。開放的社會環境、多元的利益訴求、青年張揚的個性、社會治理理念的變化,為社會組織發展創造了肥沃的土壤。如何處理與其他青年組織、包括青年自組織以及網絡青年社團的關系,成為共青團必須面對的新挑戰。在鞏固共青團作為青聯的核心力量的作用,加強對學聯和學生會的指導作用、接受黨的委托領導好少先隊工作的同時,對于正在蓬勃發展的各種青年自組織、網絡青年社團,共青團的主要任務不是“收編”和“改造”,而是要以服務青年、服務社會為軸心,通過目標一致的活動吸引、影響他們,形成自愿聯動的合作格局;團的干部要主動與青年自組織負責人、青年網絡“大咖”交朋友,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正能量,客觀地分析其發展面臨的法律門檻、現實問題,引導他們自覺地在法律框架內活動,幫助并扶持他們在政府埋單的社會公共服務項目中找到用武之地,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引導他們自覺跨越非正式組織和正式組織的界限,成為青聯的團體成員。構建以共青團為核心、以青聯的會員團體為拱衛、以一切可以聯系到的青年社團為連接點的現代青年組織體系,將最大限度地為黨凝聚青年,使共青團的職能得以充分實現。(張華 山東省青少年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