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95年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已經證明并且還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全國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偉大的事業造就了偉大的黨,偉大的黨領導了偉大的事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廣大共產黨員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鞏固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進一步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中央決定,2016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即“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兩學一做”,為廣大共產黨員增強“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意識提供了途徑。 一、中國共產黨是有理想、有信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首先是理論上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誕生,在那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黨的理論準備是不足的。對這種不足,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作過中肯的分析。但我們黨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從一開始就高舉起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并且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的誕生,對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命運、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帶來了深遠影響。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思想上、政治上的成熟,標志著我們黨有了自己的科學理論形態,為開辟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奠定了理論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誕生,同樣對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命運、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帶來深遠影響,它標志著我們黨理論上的創新發展。《共產黨宣言》發表160多年的實踐證明,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上不但要成熟,而且要發展,才能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世界共運史上丟掉旗幟喪失政權的教訓極其深刻。理論上成熟和發展是黨成熟和發展的根本標志。我們黨從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偉大旗幟,到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個歷史過程,充分證明我們黨是成熟的充滿生機活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但是,黨在理論上的進步,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黨的每一級組織和每一名黨員干部理論素質和理論水平的提高。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從實踐上升為理論,是一個過程;從理論再回到實踐,是又一個過程,而且往往是更艱苦的過程。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于實踐、善于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大量事實證明,國際競爭,不僅是綜合國力競爭,也是思維方式、思想方法和理論的科學性、徹底性的競爭,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掌握了先進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用科學理論武裝起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的極端重要性,發揚我們黨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傳統,堅持不懈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不懈地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當前最重要的是以黨和國家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提高各級干部的理論思維、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扎實增強黨在理論上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黨的理論建設不斷進步。 二、中國共產黨是政治上成熟堅強的黨 衡量和檢驗一個政黨政治上是否成熟,主要是看它的政治綱領,看它對基本國情的認識和把握,看它的政治路線和所選擇的道路。 從黨章來說,中國共產黨根據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把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作為黨的最高綱領,并且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同實現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的階段性目標任務相統一。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劃清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界限,提出了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制定了一整套正確的方針政策和戰略,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們黨及時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基本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在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們黨果斷作出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決策,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從對基本國情的認識和把握來說,認清基本國情,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解決中國一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我們黨在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民主革命時期,作出了我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正確判斷;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作出了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正確判斷。關于這一問題,新時期我們黨的十三大、十五大和十七大等三次代表大會作了集中闡述。它深刻說明:第一,認清基本國情極端重要;第二,這種認識不可能一次完成;第三,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我們要時刻注意把握它的變和不變的各個方面,保持清醒頭腦,作出正確判斷。 從黨的政治路線來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從黨所選擇的道路來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根本立足點。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民主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之所以能夠找到并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得益于我們黨理論上政治上的成熟發展,得益于我們對國際國內大局和中國基本國情的科學判斷,得益于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正反兩方面經驗的深刻總結,得益于我們黨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概括,從根本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的成熟堅強,關鍵是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成熟堅強,一脈相承,有力地領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全黨同志要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