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鄭重宣告:“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深入學習貫徹這一重要講話精神,本刊特約請四位作者,圍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八個方面的要求撰寫體會文章。
高揚精神旗幟 燃亮信仰之光
中共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張效廉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大氣磅礴、高屋建瓴,彰顯正義、張揚正氣,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偉大號召,莊嚴宣示中國共產黨必將繼續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斗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我們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完成中國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中國問題、武裝中國人民、引領中國實踐、提供中國方案,創造馬克思主義的“當代中國版本”。在我們黨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和堅實思想基礎。
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就要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是實踐性,馬克思主義的生機活力源自于實踐基礎上的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實踐創新開創了新局面、理論創新開辟了新境界,既堅持老祖宗,又講了許多老祖宗沒有講過的新話,形成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現實體現。續寫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就要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清醒,牢牢占據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把共產主義確定為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為人類社會發展指引了光明前途。正如美國學者海爾布隆納所感嘆: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這就是為什么馬克思在資本主義國家也被評為“千年第一思想家”,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盡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全面系統、深入透徹地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豐碩成果,將其融入血液、深入骨髓、注入靈魂,始終保持對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清醒認知和執著追求,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厚植更強大的真理力量和道義力量。
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95年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這些誓言生動詮釋著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在新形勢下,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忠實傳承共產主義的理想火炬,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接力傳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勇立潮頭,建功立業。
堅定“四個自信” 邁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馮 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就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推向前進”。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四個自信”,向著黨的十八大確立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共產黨95年來肩負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兩大歷史使命,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出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進行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也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
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堅定“四個自信”,必須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現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我們要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三個沒有變”,即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了解世界經濟和世界科技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新發展理念把握、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