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 核心要點: ■ 資本主導是導致西方困境的總根源。資本主義性質和基因決定了西方國家在各個領域必然遵循資本主導的邏輯。自資本主義在西歐興起以來,一部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導邏輯驅動下的資本主義全球擴張史。 ■ 中國的崛起,實際上代表著中國文化精神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際上意味著中華文明的復興;中國的成功,實際上表達著一套價值理念的成功。這是一套能夠解析中國道路、破譯中國奇跡的文化密碼,是一套完全不同于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的價值體系,是一套相對西方自由民主具有比較優勢的精神財富。 ■ 中國方案是一種對未來理想社會具有崇高追求且能樹立起人的理想信念的精神方案。中國共產黨深知精神、信仰的力量對于治國理政的極端重要性,把理想信念作為戰勝千難萬險、取得成功的精神法寶。 ■ 中國方案注重在政府與市場、社會關系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使黨政主導力量、市場力量、人民主體力量都得到充分發揮,并形成合力,避免瞎折騰。其優勢在于可以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涌流,讓一切創新能力迸發,從而使中國取得巨大成就。 1956年,毛澤東同志指出:進入21世紀,中國的面目要大變,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60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深刻理解這一重大論斷,對于從全球和人類高度理解中國發展的當前和未來,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提出中國方案重大命題的國際背景 近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出現了經濟困境、民主亂象、民生困難、安全困局,構成了提出中國方案重大命題的國際背景。 資本主導是導致西方困境的總根源。資本主義性質和基因決定了西方國家在各個領域必然遵循資本主導的邏輯。自資本主義在西歐興起以來,一部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導邏輯驅動下的資本主義全球擴張史。歷史地看,資本創造了近代工業文明,推進了世界發展。然而就其實質來講,資本的本性是通過運動實現價值增殖,而資本的運動是無休止的,哪里能夠實現價值增殖,它就會出現在哪里。資本主導的邏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追逐和攫取剩余價值為目的,而當西方從其主導的世界體系中過度攫取并揮霍超額利潤,使得全球市場出現社會需要嚴重不足時,當某個階段市場空間和技術創新的紅利被攫取殆盡時,資本主義就必然出現困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困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這種困境,在經濟領域體現為實體經濟不振,在政治領域體現為調節無力,在社會領域體現為貧富差距拉大,在意識形態領域體現為虛偽性暴露。 西方困境說到底是以資本為主導的邏輯所導致的制度缺陷造成的,是基因型、制度性缺陷,這恰恰為“中國方案”的出場提供了宏大的世界性場景。中國及時啟動改革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僅用30多年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利用資本但不被資本所俘虜,運用資本但限制資本,不讓資本占主導,等等。所有這些,使得中國成為迄今為止體量最大、歷史最悠久、以非西方化的方式、最成功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使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有條件、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二、中國為什么能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方案,具有深厚的文化滋養、歷史淵源、現實根基、理論基礎和理想支撐。 深厚的文化滋養。從文化上講,中國方案是一種倡導世界大同、協和萬邦、和而不同理念的方案。這些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方案中具有基因的地位和作用,因為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精神家園,是人的一切行為活動的深層原因。中國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示了貴和尚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仁義”、“和合”文化。這種文化更具有世界道義性,更具有世界魅力,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中國的崛起,實際上代表著中國文化精神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際上意味著中華文明的復興;中國的成功,實際上表達著一套價值觀念的成功。這是一套能夠解析中國道路、破譯中國奇跡的文化密碼,是一套完全不同于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的價值體系,是一套相對西方自由民主具有比較優勢的精神財富。 深厚的歷史淵源。中國方案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而提出的一種現代化方案。這種方案,是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中孕育生成、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形成的方案。“歷史”是中國方案合理性的基礎。西方最先完成現代化任務,“西方模式”往往被認為是現代化的理想選擇,甚至是唯一選擇。現代化的方向無法繞開,但道路可以選擇。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式的現代化與西式具有共同點,但其現代化的實現方式與西方有所不同。中國應該實現什么樣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人一開始就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和選擇——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而不是簡單復制西方模式。中國方案是在當代中國的歷史性實踐中邏輯地生成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智造”。 深厚的現實根基。中國方案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探索并找到的,促進中國走向成功的,以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為核心內容的方案。中國共產黨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中,不僅開創了中國道路和中國理論,而且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執政黨建設等各個領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它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有效保障了國家主權安全,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包括這些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是中國成功的根本秘訣所在。 深厚的理論基礎。中國方案是一種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可以破解中國問題且指導中國實踐的理論方案。馬克思主義尤其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中國方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即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當今中國獲得了強大的理論創造力、思想主動性和理論自信。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的中國方案,這種選擇本身就包含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 深厚的理想支撐。中國方案是一種對未來理想社會具有崇高追求且能樹立起人的理想信念的精神方案。中國共產黨深知精神、信仰的力量對于治國理政的極端重要性,把理想信念作為戰勝千難萬險、取得成功的精神法寶。它既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從科學社會主義生長出來的,又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還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就是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的這“兩種理想”,對解決當今人類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某些精神迷失,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三、中國為人類發展提供了什么樣的中國方案 中國方案是一套既注重中國特色又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方案。中國尊重人類社會發展道路的多樣性,尊重世界各國自己選擇的制度模式和發展道路,無意將自己的制度和道路強加于人。“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這一命題,重在堅定對中國發展的自信,且以一種標識性、榜樣性、展示性的姿態,強化中國發展的正當性,同時也為其他國家提供社會制度的多樣化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早就作出的莊嚴承諾。”“新的更大的貢獻”必然包含中國方案。 中國方案是一套實事求是的方案。中國方案在既不封閉僵化又不改旗易幟的情境下,堅持實事求是,從客觀實際出發,立足本國國情,走出一條符合本民族實際的發展道路。中國方案是一套積極、穩妥的治國理政方案。其積極之處在于,在中國方案的指引下,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積極追求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保持強烈的開放意識和發展熱情;其穩妥之處在于,中國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始終不以犧牲我國基本的制度和文化特性為代價,而是從中國具體國情和實際出發,成功地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 中國方案是一套注重“結合”的方案。中國方案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基本矛盾雙方的結合和協調,避免左右搖擺。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當代中國積累起了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等十個方面結合的重要經驗。這些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式。 中國方案是一套注重自主創新的方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中國人一刻也不懈怠。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就意味著自主創新。這體現在理論上,就是指導思想的不斷與時俱進;體現在實踐中,就是重大戰略、方略、決策部署的不斷展開,等等。自主創新是中國共產黨長期積累的基本經驗,是不斷探索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中國方案的應有之義。自主創新是中國方案的內生動力。 中國方案是一套注重調動各方積極性的方案。中國方案注重在政府與市場、社會關系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使黨政主導力量、市場力量、人民主體力量都得到充分發揮,并形成合力,避免瞎折騰。其優勢在于可以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涌流,讓一切創新能力迸發,從而使中國取得巨大成就。 中國方案是一套富有建設性的方案。中國方案可以為人類發展提供諸多治國理政上的借鑒。近代以來,中國是唯一不以殖民、侵略和戰爭手段實現崛起的大國。隨著中國國際話語權的不斷擴大,中國必然對世界越來越發揮建設性作用。因此,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地向國際社會提出中國方案,比如基于合作共贏、和平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謀劃和實施“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籌建亞投行等區域金融機構等,都是中國對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國方案。 在制度選擇和發展道路上,“西方中心論”一直堅持西方的就是最好的,而中國方案則揭示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國方案作為一種全新的現代化路徑,打破了西方對于現代化道路解釋權的壟斷,把世界現代化道路從單選題變成了多選題,堅定了許多發展中國家“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決心。(韓慶祥 黃相懷: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