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系統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課題,體現了對世界大勢的清醒認知、對治黨治國治軍實踐的深刻總結、對黨的建設規律的全面把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基本遵循。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領導干部必須從嚴要求、率先垂范,守紀律、講規矩,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貫徹中央各項決策部署。
作堅定理想信念的表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習近平總書記還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告誡我們要防止“缺鈣”,防止得“軟骨病”。這些論述為我們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領導干部更應該在堅定理想信念上走在前、作表率。
要時刻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自己黨員身份的第一要求。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黨員的精神就是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理想信念立在了我們的腦中,人民群眾就裝在了我們的心中。立牢了這個根本,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尋常人家的柴米油鹽、普通百姓的所思所盼,就會成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落腳點,我們就能用實際行動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神圣誓言。
要時刻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防治腐敗的第一武器。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喪失理想信念就意味著蛻化變質的開端。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環境和斗爭更加復雜。有的領導干部在矛盾面前畏縮不前,在困難面前悲觀失望,在誘惑面前不能潔身自好,其根本原因還是“三觀”的總閥門沒有擰緊,出現了“跑冒滴漏”的現象。“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把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培養道德情操作為黨員干部一生的必修課,筑牢思想根基,守好精神家園,才能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
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奮發有為工作的第一推力。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理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的領導干部就會像“一團火焰”,渾身充滿著活力,給人以信心和力量,在面對改革發展的繁重任務和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時,能夠拿出逢山開路的闖勁兒、甩開膀子的干勁兒、久久為功的韌勁兒,直面挑戰、頑強拼搏,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奮勇前行、矢志不渝。
作敢于擔當的表率
“為官避事平生恥。”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和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指出的,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對領導干部來說,擔當精神體現著黨性和覺悟,責任無處不在,擔當義不容辭。
要努力錘煉敢于擔當的勇氣和魄力。擔當意味著付出、奉獻甚至犧牲,意味著為了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而不顧個人的利害得失。領導干部作表率帶好頭,就是要敢于負責,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不回避、不推諉、不扯皮,主動靠前請命,勇挑重擔,為黨分憂、為民解難;就是要遵守原則,嚴明紀律、不打折扣,敢于較真碰硬,不怕得罪人,堅持嚴于律己、秉公用權;就是要迎難而上,頂著壓力沖,不懈怠、不退縮,真正把組織的重托、人民的期待轉化為夙夜在公的職業操守,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為人生價值的追求取向。
要不斷增強敢于擔當的素質與能力。素質是敢于擔當的資本,能力是敢于擔當的底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韌勁,更要辦事管用。這就要求我們下大氣力苦練內功,提升履職盡責能力。能博學多思,做“知全局、懂本行”的行家里手,善于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推動工作的舉措、領導工作的本領和應對危機的對策。能勤抓落實,發揚認真精神、務實作風,靠實干開創新局面,靠實干凝聚廣大群眾。能巧彈鋼琴,善于從實際出發,做事講究方式方法,統籌兼顧各方利益,把政策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有所為有所不為,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要始終保持敢于擔當的胸懷與氣度。“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才能無畏、無私才敢擔當。領導干部要秉承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前途,時時刻刻體現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情懷。要正確對待失誤和挫折。干事難免出錯,領導干部應有的覺悟和境界是,在榮譽面前不爭功、在失誤面前不推過,把挫折作為黨性修養的歷練、成長進步的財富。敢于直面質疑和批評,善于從失誤中汲取教訓,舉一反三、改進提高。
作干事創業善作善成的表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干部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對于領導干部,“會干事”、“干成事”是一種能力,是領導干部政策理論水平、文化專業知識、綜合決策能力、組織指揮能力和協調配合能力的體現。
要善于謀劃,決勝千里。古往今來,運籌帷幄都是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功。所謂矛盾有主次,訴求有緩急。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領導干部既要深謀遠慮觀大勢,提前預見、準確定位,充分考慮各項工作之間的關聯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長遠相統籌、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協調各方利益關系,最大限度減少阻力,也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上集中發力,以點帶面,環環相扣,最終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形成“一子落下滿盤皆活”的良好局面。
要善于變通,順勢成事。一個優秀的領導干部,必是在難題面前善于變通的人,而不會“循規蹈矩”、“甘于平庸”。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許多工作處于爬坡過坎的階段,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工作任重道遠。因循守舊,只能固步自封,靈活應變,才能順利暢通。有些領導干部在工作中有一種求穩怕錯的心態,墨守成規,結果把好事辦成了壞事,走上教條主義彎路。善于因勢利導,就是尋找巧妙方法將困難化解于無形,用變通締造雙贏。
要善于創新,敢為人先。領導干部作為“排頭雁”、“領頭羊”,開展工作光有干勁和愿望還不夠,還要敢為人先,能創新、善創新。譬如,作為從事機關黨建工作的領導干部,面對工作內容、方式方法單一的問題,如何讓組織生活與時俱進?面對一些單位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相分離的現象,如何完善運行機制?面對干部隊伍素質、結構參差不齊,如何穩定人心、提高能力?這一個個問號,都需要我們強化問題意識,以創新精神直面最突出的矛盾,以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凝聚共識,尋找破解難題的“兩全”之策。
作踐行“三嚴三實”的表率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把“三嚴三實”的要求作為一面鏡子,認真對照檢查,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斷強壯筋骨,暢通血脈;必須時刻牢記“兩個務必”,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當官不移公仆之志,管得住非分之想,守得住道德防線、廉潔底線和法紀紅線。
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帶頭做到真信真用。要把“三嚴三實”落實到位,最可貴的是實干,最難得的是躬行。領導干部不能做到身體力行,再崇高的理想也只能變成空談妄想。我們不僅要敢于把自己的言行置于“陽光”之下,接受方方面面的監督,更要把“認真”二字貫徹到底,言必信、行必果,自覺做到條件變了艱苦奮斗的作風不丟,環境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減,時代變了甘于奉獻的傳統不變,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要在“細”字上下功夫,帶頭做到深查細究。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抓作風建設要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風起于青萍之末。只有抓早、抓細、抓實,才能防微杜漸。領導干部要帶頭把“三嚴三實”要求細化到做事、做官的全過程,具化到接人待物的每一個環節。嚴格遵照中央“八項規定”,執行起來不走形式、不走過場,從我做起、小處著手,切實認識小錯誤的大危害,在最司空見慣、最細微之處樹立起看得見、摸得著的清正形象。在細微之處增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三嚴三實”不是大道理,而是一個個具體的行動。
要在“長”字上下功夫,帶頭做到持之以恒。作風問題是頑疾,具有頑固性、反復性,是執政黨不可回避且長期面臨的風險隱患。抓好作風建設非一日之功。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在抓“常”、“長”二字上作表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發揚“釘釘子”精神,不僅能打贏作風建設的攻堅戰,還要能打贏作風建設的持久戰。對于查擺問題要不厭其煩,經常“回頭看”,常念“緊箍咒”,及時做到祛頑疾、除新弊,把“三嚴三實”要求內化為信念追求、固化為行動準則,在常抓不懈中不斷升華自己,砥礪品行。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一項長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是一個持續推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要趕上時代步伐,推進我們的事業,學習同樣永無止境。作為黨的領導干部,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極端重要性,在學習上深一步、認識上高一籌、踐行上先一著,堅持經常學、反復學、持續學,讓講話精神入腦入心,真正成為各項工作實踐的行動指南。(劉濤: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委員、宣傳部長)
- 上一篇:
-
遼寧省委書記王珉:敬畏法律是“必修課”
已是第一篇
-
遼寧省委書記王珉:敬畏法律是“必修課”
- 下一篇:
-
外交部部長王毅:指導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強大思想武器
已是最后一篇
-
外交部部長王毅:指導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強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