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始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和靈魂。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深刻變化,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艱巨任務,對各級領導干部堅持和更好地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事求是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提高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認識和踐行的自覺性。
1.實事求是是興黨興國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正是由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決反對照搬照抄蘇聯革命經驗,堅持從我國農村多、農民多、城市經濟不發達、工人階級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才取得了偉大勝利;正是由于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決反對教條主義,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從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建設發展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反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左傾”冒險主義軍事路線、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極左政治路線和冒進主義經濟路線,因為偏離了實事求是,都給黨和國家帶來了嚴重災難。
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和教訓證明,堅持實事求是是黨和人民之福,背離實事求是是黨和人民之禍。實事求是是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都不能丟掉。這個法寶堅持得好,黨就能夠形成符合客觀實際、體現發展規律、順應人民意愿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和人民的事業就乘風破浪前進,無往而不勝;這個法寶堅持得不好,就會違背規律、就會走彎路,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受到損失、遭遇挫折。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深度調整期,復蘇動力依然不足,地緣政治影響在加大,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改革進入攻堅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社會利益格局深刻調整,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在這個關鍵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實際、針對改革發展難題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其中既有目標又有舉措,既有全局又有重點,涵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全局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契合了我國發展的現實需要和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體現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體現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在要求。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需要研究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復雜,也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更加自覺地堅持實事求是、踐行實事求是,真正把實事求是貫徹落實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
2.堅持實事求是是領導干部的必備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敢不敢堅持實事求是,考驗著我們的政治立場,考驗著我們的道德品質,始終是領導干部黨性純不純、強不強的一個重要體現。”堅持實事求是,是檢驗領導干部的政治態度、政治責任和政治膽略的重要標準,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質。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堅持實事求是作為修身立德的基本價值取向。
首先,要愿意堅持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實事求是,最基礎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實事’,就是了解實際、掌握實情”;“堅持實事求是,關鍵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搞清楚“實事”往往比較容易,因為客觀事物就擺在那里,一目了然、顯而易見。但是,要達到“求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從“實事”到“是”,是從抽象到具體、從客觀到主觀,關聯并不那么明顯,“求”的過程往往需要下很大功夫。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說:“許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們對于研究今天的中國和昨天的中國一概無興趣,只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許多人是做實際工作的,他們也不注意客觀情況的研究,往往單憑熱情,把感想當政策。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或作講演,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則夸夸其談的一大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今天重溫這些話,仍然感覺入骨三分、發人警醒。當前有的領導干部在制定政策時,不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看去聽去問,而是“打電話、看材料、辦公室里憋套套”;有的到基層調研,只是看幾個點、聽聽匯報,就洋洋灑灑作“全面”“重要”指示;有的到一個地方任職不久,情況還沒有完全熟悉甚至沒有基本熟悉,就雄心勃勃規劃一整套“發展藍圖”,等等。之所以產生這些主觀主義、經驗主義、教條主義的東西,其深層原因就是不愿意實事求是,不愿意下真功夫、苦功夫去調查、去研究、去探索。領導干部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把調查研究作為必修課、基本功。一要在摸清“實事”上下功夫,深入群眾、深入實踐了解客觀實際,把客觀存在的事實搞清楚,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二要在“求是”上下功夫,勤于實踐、勇于實踐、善于實踐,在實踐中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從中找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符合群眾利益的辦法來。
其次,要敢于堅持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實事求是,“要有光明磊落、無私無畏、以事實為依據、敢于說出事實真相的勇氣和正氣,及時發現和糾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決策中的失誤、工作中的缺點,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規律、符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在這方面,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我們作出了榜樣。1962年劉少奇同志在“七千人大會”上談到,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要有不怕撤職、不怕開除黨籍、不怕老婆離婚、不怕坐牢、不怕殺頭等“五不怕”精神。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劉少奇同志敢于實事求是、敢于堅持真理、敢于講真話,甚至不懼怕犯“上”,這種大無畏精神和政治勇氣,至今仍令人肅然起敬。與戰爭年代相比,現在領導干部面臨的生與死、血與火的直接考驗少了,某種程度上容易使領導干部滋生精神缺鈣、道德滑坡、黨性虛軟等傾向。面對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有的領導干部不講原則,好人主義泛濫,喜歡和稀泥,缺乏跟錯誤思想和行為作斗爭的勇氣;有的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明明知道上級的決策或指示不切合實際,卻不敢指出、不敢反對,甚至還曲意逢迎附和。究其原因,就是私心雜念作祟,害怕堅持實事求是會吃虧。因此,領導干部必須有“一身憂國心,千古敢言氣”的擔當精神,堅定正確政治立場,堅持黨性原則至上,始終保持誠實正直的人格操守,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襟懷坦蕩、無所畏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自覺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以堅強的黨性來保證做到實事求是。
3.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堅持實事求是的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強調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自覺堅持實事求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愿不愿、敢不敢堅持實事求是,體現的是領導干部的思想水平;能不能、會不會堅持實事求是,體現的是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干部不會堅持實事求是的現象很多。比如,有的理論功底薄弱,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實踐中不能用實事求是的方法來推動工作;有的對本地區基本情況和所處的發展階段缺乏清醒認識,緊密聯系實際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能力不強;有的不是從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出發看問題、定決策、做事情,對問題的認識和處理往往失之偏頗,或是從個人想象出發,急于求成,好心辦壞事;有的干部作風不正,唯上唯書不唯實,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形式主義,等等。
對于領導干部怎樣提高堅持實事求是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從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基礎、思想基礎、作風保證和內在要求方面作了精辟闡述,強調領導干部一定要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一定要加強黨性修養,堅持一切以人民利益和黨的事業為重;一定要求真務實,大力弘揚我們黨優良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講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他進一步深刻闡述了關于實事求是的“四個堅持”,即: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堅持實事求是,就要堅持為了人民利益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堅持實事求是,就要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這些重要觀點和論述,邏輯清晰而完整,是對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進一步系統化和升華,為各級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堅持和貫徹實事求是提供了重要指南和基本遵循。具體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特別要注意把握好兩個方面:
一要大力弘揚“學哲學、用哲學”的好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他還強調,“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把思想方法搞正確,增強工作中的科學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相反,如果不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掌握不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就容易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動性,也就很難做到實事求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為推動領導干部更全面、更完整地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央政治局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為學習內容,兩次就哲學問題進行集體學習,為全黨作出了表率。各級領導干部要更加高度重視哲學的學習,原原本本研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深刻領會和掌握其精神實質,牢牢掌握認識世界、認識客觀規律的思想武器,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解決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二要處理好“不唯上”與“不違上”的關系。作為黨的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守政治紀律、講政治規矩,做到“不違上”,對上級組織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令行禁止,決不能陽奉陰違。但是“不違上”并不是簡單地生搬硬套、依樣畫葫蘆,陷入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窠臼。上級的決策部署是針對全局、總體而言的,具有原則性、普遍性。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在具體工作中既要“不違上”,又要“不唯上”,深刻領會上級精神的精髓、實質,以上級精神為指導,對本地本部門的工作進行具體分析,找到管用的招法,真正做到實事求是抓工作。做到既“不違上”又“不唯上”,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既要加強政策理論學習,把上級精神吃透、搞準,不出偏差;又要加強調研,把本地本部門的“家底”摸透,搞清楚優勢、短腿以及潛力在哪里,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揚長避短。同時還要在結合上下功夫,既接“天線”,又接“地氣”,把上級精神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把主觀與客觀結合起來,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結合中發生“化學反應”,真正使上級精神落地生根,實現本地本部門工作的創新發展。(李軍,作者系中共海南省委副書記)
- 上一篇:
-
從嚴從實融入工作 不折不扣貫徹落實
已是第一篇
-
從嚴從實融入工作 不折不扣貫徹落實
- 下一篇:
-
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
已是最后一篇
-
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