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社社長、總編輯朱靈:講好中國故事 做好國際傳播
發表時間:2016-08-01   來源:求是

  核心要點:

  ■ 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把中國故事講得生動和精彩,必須努力做到“三個結合”:面向全球讀者,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增強議題設置能力,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傳播闡釋中國夢,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

  ■ 我們一貫重視“借嘴說話”,通過國際友人開展對外宣傳。經常邀請國際知名人士為我報撰文,以客觀平實的態度和海外讀者更易接受的方式,介紹和評價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肯分析涉華問題,努力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

  ■ 我們不僅要講好中國故事,還要使之傳得遠,傳得久,讓外部世界逐步認可,各國民眾入腦入心,從而為中國和平發展營造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這是講好中國故事的落腳點。傳播好中國故事,不但要培養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更要善用外力,打通更多途徑;不但要做好日常報道,更要抓住我領導人重要出訪的有利契機,開展規模大、聲勢強的國際傳播。

  ■ 隨著網絡和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全球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傳播的載體和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深刻地影響和推動內容和形式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這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和水平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化戰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是我們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基本遵循和不斷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證。《中國日報》作為中央主要宣傳文化單位和國際傳播主力軍,必須帶頭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新形勢下提高對外宣傳工作水平,引領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發展,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國際話語權和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新貢獻。

  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途徑

  《中國日報》作為聯通中外、溝通世界的橋梁紐帶,一直突出以講故事的方式向世界說明中國、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世界理解中國。我們始終堅持國家站位,樹立全球視野,以多種傳播平臺為載體,通過鮮活事例和組合報道講述深度故事,通過精彩表述講述現代故事,塑造中國良好形象,讓全世界都能聽到并聽清中國聲音,讓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贏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認同。

  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把中國故事講得生動和精彩,必須努力做到“三個結合”:

  面向全球讀者,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我們針對讀者分眾化、差異化的態勢,除了不斷提升作為旗艦報的中國版的水平,還推出了美國版、歐洲版、亞洲版、東南亞版、非洲版、加拿大版、拉美版以及香港版等貼近當地讀者需求的本土化紙媒。我們把美國版編輯部前移到美國本土,貼近美國讀者的第一線,為讀者提供服務。事實證明這個做法是成功的。我們今年將創辦《中國日報》英國版,編輯部將設在倫敦。同時,我們在國內外主流社交媒體平臺上,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需求的讀者推出分眾化賬號,目的就是實現精準傳播,達到國際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增強議題設置能力,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當前,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尚未根本扭轉,西方媒體經常戴著“有色眼鏡”報道中國,進而影響到政經領袖、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心目中的中國形象。《中國日報》綜合多種載體、平臺、手段和方式,對外呈現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針對國際社會持續關注我國西藏、新疆的情況,主動加強涉藏、涉疆報道,在美國版上每周輪流刊出西藏、新疆的專版,讓西方讀者逐步增加對真實西藏、新疆的了解。針對南海問題,不定期推出中國南海專版,介紹南海的歷史和三沙市發展現狀。鑒于西方主流媒體的專欄撰稿人一旦獲讀者認可,其專欄往往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情況,我們派出多名擅長評論寫作的資深記者擔任駐外首席記者,打造個人品牌專欄,圍繞熱點問題解疑釋惑,闡述中國觀點。此外,我們還推出“中國企業在美國”、“中國企業在非洲”等系列報道并結集成冊,通過中國企業在海外創造就業機會、履行社會責任的真實故事,讓海外讀者完整、正面地了解走向世界的中國。

  傳播闡釋中國夢,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中國日報》認真領會和把握中國夢的價值內涵,把對中國夢的傳播、闡釋和解讀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并針對國際關切加強策劃,設置議題,開展全媒體采訪報道。同時,為了拉近與海外讀者的距離,我們安排外籍編輯與中方記者共同深入我國農村攝制《鄉土中國》系列英文專題片,講述普通中國人成長、創業、奮斗、圓夢的故事,讓小人物講述大故事,受到外國網友的積極反饋;推出在華外國專家“中國夢”的視頻、圖文系列報道,通過他們在華工作、生活的經歷,展現中國的最新發展變化。

  我們一貫重視“借嘴說話”,通過國際友人開展對外宣傳。經常邀請國際知名人士為我報撰文,以客觀平實的態度和海外讀者更易接受的方式,介紹和評價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肯分析涉華問題,努力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目前,《中國日報》已形成了一支300人的中外高端核心撰稿人隊伍,既包括國內一流專家學者,又網羅了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的知名學者,有效增強了內容制作能力。

  搭建和拓展講好中國故事的渠道與平臺

  我們不僅要講好中國故事,還要使之傳得遠,傳得久,讓外部世界逐步認可,各國民眾入腦入心,從而為中國和平發展營造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這是講好中國故事的落腳點。

  傳播好中國故事,不但要培養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更要善用外力,打通更多途徑。講求策略,因勢利導,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與西方媒體開展合作傳播,是媒體“借筒傳聲、借臺唱戲”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途徑。自1992年以來,《中國日報》致力于辦好《中國觀察報》(China Watch),通過與《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國際主流媒體合作發行,并在其網站上開設專門頻道,使其成為西方主流社會中具有影響力的中國故事傳播載體。至今,《中國觀察報》的合作媒體涵蓋了世界五大洲30家媒體,語種擴展到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和俄語,期均發行400余萬份。

  《中國日報》還充分發揮在亞洲新聞聯盟中的核心媒體作用,借助聯盟媒體的渠道講好中國故事。該聯盟由亞洲19個國家的21家權威媒體組成。《中國日報》與亞洲新聞聯盟媒體成員廣泛開展采訪合作、稿件共享、人員交流,覆蓋亞洲4000萬讀者。我們多次組織“亞洲主流媒體看中國”大型采訪活動,邀請亞洲媒體的總編輯及編輯、記者來華親身感受并采寫各地發展的最新故事。

  傳播好中國故事,不但要做好日常報道,更要抓住我領導人重要出訪的有利契機,開展規模大、聲勢強的國際傳播。黨和國家領導人利用其重要影響力在國際場合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理念,這本身就是最具影響的國家形象塑造,是最有成效的國際傳播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日報》不斷發揮在國際傳播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完善我領導人高訪宣傳策劃機制,充分依托紙媒、網媒和新媒體的融合優勢以及與國際主流媒體的合作優勢,針對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開展全媒體全方位報道。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我們在美國共發行258萬份《中國觀察報》,在美國版刊發97塊高訪專版、發行量達120萬份,同時向2900萬英語讀者和約400萬華文讀者推送多種形式的新媒體產品,取得了覆蓋面大、影響力強和落地實效前所未有的突出傳播效果。

  為讓中國故事能更動聽悅耳、深入人心,《中國日報》采用多種形式,用好高端智庫交流平臺、傳統節日和重要活動等載體,與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的各參與主體協同作戰、群策群力,為實現講好中國故事的共同目標不懈努力。

  從時度效著力,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與水平

  隨著網絡和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全球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傳播的載體和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深刻地影響和推動內容和形式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這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和水平指明了方向。

  抓住“時”,掌握節奏。在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廣度、深度空前提升,信息的首發效應愈發重要。近年來,《中國日報》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中國話題上,從搶占“第一時間”、“第一落點”出發,不斷改革采編流程,同時認真研究海外受眾的閱讀時間特征,針對閱讀時間大量向移動端、社交平臺轉移的趨勢,不斷調整內容的生產和推送策略,努力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目前,從編前會選題策劃、采訪、編輯到信息發布,全面落實網絡優先。紙媒記者由原來的只為報紙撰稿,調整為采訪時首先發回視頻和微博即時稿,采訪結束后為中國日報網提供短平快、圖文并茂的網稿,最后完成在紙媒刊用的深度稿,并為網站制作多媒體報道提供素材。

  把握“度”,講究策略。在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堅持分眾化、差異化的原則,針對性地制定報道策略,貼近不同平臺海外受眾的閱讀習慣,找準角度、掌握力度、挖掘深度、凸顯溫度,發揮出每一種媒體形態的比較優勢,形成傳播合力。當前,全球媒體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但印刷形態的紙媒仍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特別是在互聯網還不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紙媒在傳播深度信息、彰顯自身價值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是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美國和歐洲,紙媒仍然受到歡迎。因此,《中國日報》始終堅持在歐美亞非拉地區出版發行紙媒,發揮印刷版報紙在講述中國故事方面的特殊優勢和競爭力。

  注重“效”,以用戶為中心。中國故事講得好不好,最終要用效果來檢驗,用海外受眾的評價來衡量。和西方主流紙媒相比,《中國日報》在人員規模、技術能力等方面,都還有明顯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講究實際效果,在資源配置上盡可能發揮協同優勢,在國際傳播領域實現超常規發展。以社交媒體為例,《中國日報》率先把有廣泛影響力的臉譜平臺做好,結合自身特點,數量與質量并舉、質量為重,追求社交媒體的健康發展。實踐證明這個基本方針是奏效的。《中國日報》在臉譜上的粉絲已達600萬,其中來自美國的粉絲占了相當比例,臉譜總部給予我們“發展非常健康”的評價。

  今年是《中國日報》創刊35周年。《中國日報》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紙媒到全媒體、從國內發行到全球發展,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為促進世界了解中國、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日報》將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大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不斷開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廣闊空間。(朱靈:中國日報社社長、總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張 智萍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563254&encoding=UTF-8&data=ADZe9gAAAAcAAFQbAAAAAQBP5Lit5Zu95pel5oql56S-56S-6ZW_44CB5oC757yW6L6R5pyx54G177ya6K6y5aW95Lit5Zu95pWF5LqLIOWBmuWlveWbvemZheS8oOaSrQAAAAAAAAAAAAAALzAtAhUAgJyUY8vVcQPqXmxkqBMxxYHFgF8CFDNeKFYm19iVmXfWWiISEZ3Qz5P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563254&encoding=UTF-8&data=ADZe9gAAAAcAAFQbAAAAAQBP5Lit5Zu95pel5oql56S-56S-6ZW_44CB5oC757yW6L6R5pyx54G177ya6K6y5aW95Lit5Zu95pWF5LqLIOWBmuWlveWbvemZheS8oOaSrQAAAAAAAAAAAAAALjAsAhQQAMdkV0E45TNX4UfW1EFG9QuyIAIUXcrAdhhQzzQqfbHicXJmrGsy6fI.&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bt欧美bt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日本一本之道之视频在线不卡 | 天天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