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新戰略帶來新氣象】
西安高新區在國家級高新區里綜合排名第4,在科技創新、產業構建、城市建設等方面風生水起。與此同時,西安高新區圍繞產業發展和幸福宜居兩大著力點,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領域中,大力推進“文化鑄魂”,使全區群眾的文明素養和精神狀態發生了很大變化。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過去街坊鄰居噓寒問暖、互幫互助,一度成為人們心里“曾有的溫存”。“以前住慣了大雜院,街坊鄰居都熟悉,就怕住進了樓房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沒想到來了之后,周圍的鄰居都這么和氣,相親相愛就像一家人。”日前,記者走進西安高新區楓林綠洲小區,B6三單元的住戶李大媽邊走邊和我們聊了起來。
楓林綠洲小區B6三單元的門廳布置得格外溫馨,既有居民們自己辦的“黑板報”,也有小朋友們的繪畫作品,仿佛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一個單元,90多家住戶,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切的改變,都源于一次敲門。”李大媽回憶說,2008年春節前后,有鄰居來提出大伙應該互相認識一下,于是,他們組織了一場“鄰睦大聚會”。“聚會后,大家的心一下子通了,聯系也多了。”一位年輕的女業主說,“我家孩子現在經常是樓上樓下的大爺大媽幫忙接,孩子還常說鄰居家的飯好吃呢。”
B6三單元鄰里間互幫互助的美談迅速傳遍整個小區,也引起了社區居委會的高度重視,楓林綠洲社區居委會推出了“鄰里三相”活動,即“相識、相知、相助”。“社區已成為人們的主要生活空間,并承載著管理社會事務的職能。”西安市委常委、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趙紅專說。
“有了組織,有了安全感,才能安下心來做好自己的事。”這是西安高新區楓林綠洲社區商會會長公麟英創辦商會的初衷。在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的幫助和指導下,經西安市雁塔區工商聯批準,西安市首個社區商會在2010年應運而生。
“商會提出了為商戶提供‘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四自’服務,同時要求商戶堅持誠信經營,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接受社區、商會和業主的共同監督。”公麟英說。
“社區商會不但引導著商戶,也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和載體。”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安建利說。
在西安高新區,企業是公益慈善事業的主力。由入駐企業聯合組建的高新區公益聯盟小組,是高新區最早成立的一批公益組織之一。公益小組長期堅持開展“關愛貧困兒童”活動,已累計為千余名貧困兒童送上了生活和學習用品。
在公益小組的感染和影響下,數以萬計的“高新人”通過親力親為,積極開展環境保護、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義務獻血、義診義演等公益活動,“行善舉、做奉獻”的道德風尚在高新區蔚然成風。(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 上一篇:
-
江蘇:綿延文脈塑自信
已是第一篇
-
江蘇:綿延文脈塑自信
- 下一篇:
-
西藏文化產業逐步成發展新支撐
已是最后一篇
-
西藏文化產業逐步成發展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