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新為發展提供澎湃原動力
發表時間:2016-08-09   來源:人民日報

  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創新帶來技術與產業更替升級,不僅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推動社會發展進步,而且奠定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放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提出“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這抓住了謀劃未來發展的關鍵。隨著創新發展理念的落實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創新將為發展提供澎湃原動力,推動我國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新路徑。

  創新在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

  新中國成立后,創新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得到中央高度重視。上世紀50年代制定的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為新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和“兩彈一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從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自主創新戰略,再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無不體現了中央對科技創新重要作用的深刻認識、對國際國內發展形勢的準確把握。

  從國際發展形勢看,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這為中國創新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國屢次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令人扼腕嘆息。今天,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巨大進展使我們具備了參與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潛力,歷史將不能容忍我們喪失這樣的重大發展機遇。

  從國內發展形勢看,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需求、產業結構、供給能力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迫切需要依靠創新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躍升。創新已經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關鍵。

  正是在這樣的重大關頭,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把創新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13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放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5月,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創新在我國目前發展階段的戰略地位和重大作用。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強大推進器,而且是推動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高效動力源。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協調發展,既需要通過理論創新去分析和把握不協調問題及其背后的體制機制原因,也需要通過制度創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綠色發展、保護環境是全社會的重大關切,但環境問題的解決受到經濟發展方式粗放、技術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約。只有從環境監管制度創新入手,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才能讓綠色發展在中華大地開花結果。開放發展與創新發展也是緊密相關的。一方面,創新發展要求擴大開放,不能閉門造車;另一方面,缺少創新支撐的開放就等于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本屬于自己的利益拱手讓人。同樣,共享發展也高度依賴創新發展。實現共享發展,不但需要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不斷把“蛋糕”做大;也需要依靠制度創新把“蛋糕”分好,使全體人民能夠公平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可以說,創新發展需要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整體實施來落實;同時,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也需要創新發展來高效推動。

  我國進入建設世界創新強國關鍵階段

  1985年,我國開啟了科技體制改革的大幕,30多年來實現了創新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超級計算、載人深潛、中微子振蕩、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誘導多功能干細胞等近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成為我國創新體系的驕傲。在基礎研究領域,中國科學家對全球科學論文的貢獻多年來一直排在全球第二,高水平論文近年來也位居世界前列。高速鐵路、水電裝備、雜交水稻、基因測序、4G移動通信、電子商務等重大技術突破及其推廣,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引領和支撐作用。可以說,我國已進入建設世界創新強國的關鍵發展階段。但也必須清醒看到,通往世界創新強國的道路并非坦途,我國建設世界創新強國還面臨一系列挑戰。

  區域發展不平衡對制定和執行創新發展戰略提出了更高要求。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東部沿海一些地方已進入信息化時代,緊隨國際科技前沿發展,有的還成為國際創新發展的策源地;中部和東北地區的很多地方仍然處在工業化階段,大量傳統制造業亟待轉型升級;西部不少地方傳統農業仍然占很大比重,技術水平落后,勞動生產率低下。這對制定和執行創新發展戰略提出了更高要求。謀劃創新發展必須看到這一國情,更加全面綜合地制定和執行創新發展戰略。

  創新模式多元給創新政策制定增加了難度。作為一個經濟和體制雙重轉型的大國,我國創新模式多元并存。以企業間充分競爭為基礎的市場競爭型創新模式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提高了各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增強了我國產業發展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在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國家戰略需求、公益性較強的領域,由政府組織和引導,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推動移動通信、載人航天、北斗導航、高速鐵路等領域取得重大創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戰略導向型創新模式。此外,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經濟領域,產生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滴滴等數字經濟新星,形成了創新發展的互聯網經濟創新模式。如何認識多元創新模式成功背后的一般規律和局限性,如何針對不同類型的創新模式出臺恰當的創新政策等,都對政府的公共政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創新體系還存在一些老大難問題需要加快解決。例如,事業單位改革滯后,大學和科研院所的人事及薪酬制度遠遠落后于創新發展的時代要求;按照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創新發展積極性的要求衡量,我國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體制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知識產權保護薄弱的頑疾仍然困擾著創新型企業發展。此外,如何營造產業巨頭與中小微企業共存的市場生態,促使中小微企業的創新活力與產業巨頭的生產營銷能力通過資本市場運作有機結合起來?政府支持創新的公共政策如何改革創新?如何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有效規避創新風險?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讓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基點

  近來,關于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三步走”的目標。在今年5月30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同志進一步提出了具體要求: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可以說,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明確、部署科學,關鍵在于大力實施、加快落實,盡快讓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基點。

  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實現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平衡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平衡與協調。從實際情況看,各級政府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積極性高、工作實,設立了各種項目、基金支持創新發展,但在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往往做得不夠。實際上,恰恰是體制機制的改革與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調動人的積極性、激發組織的創新活力,對創新活動產生持久的激勵作用。因此,應改革政府部門激勵機制,把體制機制變革作為考核落實創新發展理念的一項重要內容,讓轉變思想觀念、摒棄不利于創新的陳舊思維、調整不適應創新發展的生產關系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中心工作,使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轉得更快、更協調。

  把創新擴散放到與前沿創新同等重要地位,推進產業全面整體創新。我國經濟的多元性和巨大的體量使得經濟轉型發展不僅需要前沿創新領域的突破,而且需要創新科技在整個經濟體系中擴散、在各個行業中發揮作用。創新擴散的本質是讓前沿創新思維和先進科學技術擴散和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從而大大提高經濟的整體運行效率。事實上,決定一個國家創新發展成敗的往往不是有多少前沿創新成果,而是這些創新成果擴散的范圍和速度。有學者觀察到,我國產業空間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玩轉炫酷黑科技”的世界,做的是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納米材料……這些是人才、資金、政策和媒體關注的熱點;另一個是傳統產業的世界,工藝流程陳舊,技術含量不高,市場逐步萎縮,甚至與時代漸行漸遠。這樣的景象不是我們所愿意看到的,也是不利于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國際國內大量事實表明,前沿創新的發展并不必然以傳統產業衰落為代價。只要政策得當,在推動前沿創新的同時對創新擴散給予足夠重視,傳統產業就能在新技術、新理念的推動下轉型升級、煥發青春。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各個行業高度重視創新擴散,讓創新擴散成為《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振興制造業政策實施的重要支點,實現前沿創新與創新擴散有機結合,使前沿技術和創新理念輻射到我國經濟的每一個角落,激發每一個行業和企業的創新活力。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讓推動創新發展各項政策精準發力。創新活動歸根結底是一種市場行為,政府推動創新的政策意圖必須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所以,政府在推動創新方面的首要職責是解決市場失靈問題、扮演好“裁判員”角色,營造更加有利的市場生態環境,掃除創新障礙,使得企業創新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當然,也不能排除政府在引導創新方面的能動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在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政府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隨著企業的成長與壯大,只有企業才更加清楚本行業的創新機遇與合理投資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作為“教練員”的作用就應逐漸減弱。如果政府對企業創新行為干涉過多,就有可能適得其反,抑制企業的創新活力。因此,在新的環境下加強政策學習,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成為地方政府推動創新的必修課。當今時代的創新實踐是豐富多彩的,一些新理念、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會對傳統技術范式和規制體系產生顛覆性影響,需要政府部門采用適應性治理的思路,給這些新理念、新技術以更大的包容、更多的扶持,讓中華大地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創新空間和舞臺。(作者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薛 瀾)

責任編輯:黨 建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581644&encoding=UTF-8&data=ADamzAAAAAcAAIDKAAAAAQAn6K6p5Yib5paw5Li65Y-R5bGV5o-Q5L6b5r6O5rmD5Y6f5Yqo5YqbAAAAAAAAAAAAAAAuMCwCFBxg2zKd_gLakHB5Uy38ukv2_Rx9AhRteKDgp4fw-RpSJd1Rqz5eGxTt5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581644&encoding=UTF-8&data=ADamzAAAAAcAAIDKAAAAAQAn6K6p5Yib5paw5Li65Y-R5bGV5o-Q5L6b5r6O5rmD5Y6f5Yqo5YqbAAAAAAAAAAAAAAAvMC0CFQCPku21P66F5uaEMNsr2Ah9FHQudwIUC0YzhEXxuoCgRlPFQKdz9hq1h90.&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区中文色 |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网站不卡在线观看资源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