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立足生態 又跳出生態
旋地、薅草,種苞谷,往年這時節,貴州省貴定縣盤江鎮的范時菊一早起來就忙這些,如今卻在園區當起了花農。“給郁金香填土,要用手指輕輕按壓種球四周,比莊稼還嬌貴。”范時菊告訴記者,她家4畝地都流轉種了花,雖說花比苞谷侍弄起來費心,可一月2700元工錢,能趕上種苞谷一年收入。“墾荒種地,收成少還流失水土;退耕還林栽花種草,山頭綠了,生態美了,游客來了,荷包也鼓了。”引來旅游公司打造四季花谷的縣委書記莫春開說。
“貴州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既要立足生態抓生態,又要跳出生態抓生態,注重大生態與大扶貧、大旅游、大數據等統籌結合,把‘綠色+’理念貫穿各個方面,融入所有發展。”貴州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生鍋殺青,二青鍋、熟鍋搓卷成條,湄潭縣興隆鎮田家溝村民譚武蓮家茶香撲鼻,“6畝茶園今年起碼收入10萬元”。田家溝祖祖輩輩靠種田,“山包包墾得連株碗口粗的樹都不剩”,如今家家戶戶種起茶。走進湄潭縣永興萬畝茶園,放眼望去,云霧繚繞,茶山似海。“去年全縣茶葉綜合收入87億元,茶產業已成湄潭經濟頂梁柱和農民的‘提款機’,受益貧困戶5404戶17800人。”縣委書記魏在平興奮地說。
既要生態美,又要百姓富。一方面是統籌大生態與大扶貧,既讓貧困地區生態得到休養生息,又在生態建設中讓貧困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另一方面,是統籌大生態與大旅游,既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助推旅游業發展,又通過旅游業發展促進生態環境改善。讓“好山好水”“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
湄潭往北,到黔川交界的赤水市,這里竹林成海、瀑布成群、桫欏成林,丹霞地貌世界聞名,森林覆蓋率達80.87%,山水資源得天獨厚,2016年游客接待總量突破千萬人次。嘗到生態旅游甜頭,更激發了赤水人保護生態環境的勁頭:2016年赤水市堅決關停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8個,拒批不符合生態保護的項目10個,近三年投入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近4個億。
優良的生態環境,助推貴州旅游產業井噴式增長。2016年,全省接待游客5.3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027.54億元,同比均增長40%以上。
把大生態與大數據結合起來,是貴州正做著的又一篇統籌大文章——既發揮生態優勢發展大數據產業項目,又利用大數據更精準有效推動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提高生態修復能力。2016年,貴州大數據產業規模總量達1600億元,同比增長46%,撐起貴州綠色經濟一片新天地。
大數據也提升著貴州的生態水平。貴陽長嶺坡國家森林公園防火辦公室里,24塊大屏交替顯示近60萬畝環城林帶的實時情況。“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急指揮系統,遇到災情半小時以內就能確定滅火方案,隨時護佑綠水青山。”貴陽市森林資源管理站站長顏偉說。
統籌做優做強生態長板,讓大生態引領大扶貧、大旅游、大數據,貴州正撕下貧困落后標簽,經濟社會發展沖出“洼地”,步入“平地”,勇攀“高地”。(記者喬楊、萬秀斌、汪志球、郝迎燦、黃嫻)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蘊含的辯證思維
已是最后一篇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蘊含的辯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