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談文藝:那些曾讓我們感動的光影故事
發表時間:2014-11-17   來源:中國文明網

   導語:“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相信看過習近平在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的小伙伴們對這句話不會感到陌生。確實,一部好的文藝作品,猶如一面鏡子,照人清醒,讓人深思。目前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文藝之風”,網友們紛紛通過微博、朋友圈發表自己對文藝作品、文藝工作、文藝創作的看法。借此東風,中國文明網聯合新華博客、新華網發展論壇開展了“我和電影有個故事”博文征集活動,邀請網友一起聊一聊自己是怎么喜歡上電影,以及最喜歡的電影作品是什么?截至11月17日,已經有千余位網友參與其中,向我們分享他們了與電影間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我和電影有個故事”網友優秀博文展播

  網友心中的好電影:一瞬間的光影 一輩子的感動

  近年來,中國電影可謂是百花齊放,先不說層出不窮的國外進口大片,光是國產電影的票房也是屢創佳績,可供觀眾們選擇的電影類型也是越來越多。那么,哪部影片才是觀眾心目中的NO.1呢?

  網友“cd037”:我喜歡的一部電影叫《周恩來》,這是一部沒有太多“市場噱頭”的電影。影片沒有花很多筆墨表現聚光燈下,那個風靡政壇的周總理,而是把鏡頭著眼于周恩來總理努力維護老戰友、調解鞍鋼斗爭、親臨邢臺地震災區指導、為老區貧窮落淚以及和鄧大姐人生別離等一些場景。通過點點滴滴的生活、工作的細節,“平鋪直敘”的表現了一位一心為民的好周總理。

  網友“海濱街華幸社區”:或許是巧合,亦許緣分,繼《紅河谷》之后,我又觀看了于1999年上映,同樣是馮小寧執導,寧靜主演的戰爭題材的影片《黃河絕戀》。以戰爭為題材的愛國主義影片一直以來是我的喜愛,這兩部影片也自然也成為我心中的經典,他們帶給我的震撼卻不僅僅是感官上的,還有內心深處的。

  網友“襯花的綠草”:電影《有一天》用一個“情”字征服了觀眾,當代快速的節奏,時而讓我們的內心有些浮躁空虛,我們需要一些正能量,一些感動來填充我們的內心。在這部影片中每一句話,每一個鏡頭都直指我內心最深處的柔軟,觀看后你才會發現,你來看這部片子不是因為院線搞活動票價打折,不是因為眾星云集,而是電影中的每個片段、每句臺詞、每個眼神傳遞的溫暖。

  網友“文明威海”:“穿過河流是海洋,穿過海洋是遠方,站在心的方向,張開愛的翅膀......”每當我聽到這首歌,就會想起《海洋天堂》這部電影,想到那如大海般深邃的父愛。看這部電影時,我剛大學畢業,剛到千里之外的異鄉工作,涉世未深的我每遇不順便向父母傾訴,盡管父母在電話那端循循善誘,但年輕氣盛的我有時還是會忍不住抱怨父母為何無力把我留在身邊。看完這部電影,我突然無比懊悔,影片中父親一遍又一遍教孩子穿衣服、開門、煮雞蛋、認錢幣的畫面久久在我腦海里停留,當一個孩子從呱呱落地到咿呀學語,從背起書包到離開校園再到走向工作崗位,甚至到結婚生子、養育孩子,這其中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意識到自己已成年立業,不僅未報答父母,更不知珍惜,實在是愧對他們。

  網友“小風03”:當時看完《親愛的》這部電影后,我就在想我們國家對于婦女兒童的保護還有很多地方要做,但這方面題材的影視作品太少了,看了這樣的片子有誰不會動容呢,有誰不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伸一把手呢,讓你感到在宣傳善良卻沒有一點說教,每看一次都會對生活充滿感激,黃渤的確是個沒有偶像包袱的演員,喜歡他對角色塑造的真實,細膩,希望更多社會題材的影片可以走進影院,也希望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

  

  “我和電影有個故事”新華博客征稿入口

  網友和電影的那些故事:“露天小板凳”上承載是童年的記憶

  還記得你第一次看電影時什么時候嗎?你和電影又有哪些故事讓你印象深刻,不同年齡的網友給我們分享了不同的故事。

  網友 “tiancheng1124”: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那個夏天,廠里每晚放兩部電影,所放的電影都是些看了不知多少遍的老電影,新的也無非就是《閃閃的紅星》、《難忘的戰斗》、《春苗》等影片。放電影的目的就是要將人們吸引到外面空曠地帶,以防地震發生,雖說放的是老電影,可人們依舊看得津津有味。

  網友“怦然心動8”:我出生于農村,小時候的娛樂方式就是搬著個小板凳看公社里電影放映隊放的露天電影。每逢那個時候,小朋友們下午5點鐘就吃好飯、洗漱完畢,手拿芭蕉扇和凳子溜達著趕往放映場地,提前占個好座位。因為放映時間還久,我們就三五成群的圍繞在放映大叔的身邊,看他整理放映設備和工具,神秘的寶箱和魔幻版的幕布,讓放映師成了我最羨慕的工作。一卷卷膠片投影出的畫質讓我感到科技的無窮魅力。每次放映的電影有兩部,一部戰爭片、一部現代片。老年人對戰爭片情有獨鐘,而我們對現代片頗為鐘愛,《大話西游》系列,國產《007》都是我們百看不厭的,其中的經典臺詞也成了我們的口頭禪。

  網友“標準溫度計2014”:小時候,一到周末,村里就要放電影,一般放兩場,一場是戲劇片,另一場才是“正常片”:戰爭片、喜劇片、古裝片,我最喜歡戰爭片,有一部電影叫《閃電行動》,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越南軍隊爭奪邊境領地發生的戰爭,片子里高喊的‘閃電閃電我是霹靂我是霹靂’的對講號,成了平時小朋友們聯絡的暗號。電影里有很多情節感動了我,尤其是一個戰士為了排雷,在雷區里滾動引爆地雷的那一幕,成了我從軍后最有力的精神激勵。

  網友“sanyuetianshi”: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看過《白求恩大夫》這部電影,這部影片對我后來從事醫療工作有比較直接的影響,那時年齡尚小,還不太懂,但片中白求恩用自己所學的專長多次挽救中國人民,使我小小地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那時的我就認定,當一名醫生或者護士真好,不僅能夠保護自己,而且還能夠幫助身邊的人,這樣的職業使人崇敬。

  

南昌網友分享“我和電影有個故事”

  網友談國產電影:帶上自信 看自家的電影

  在網友的眾多來文中,網友們除了分享自己和電影的故事之外,還很多網友對中國的電影的發展提出了希望。網友“紛紛話語”在博文中提到:在7月召開的全國電影工作座談會上,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談到,“國產影片越來越受到觀眾的喜愛,我們對中國電影要有自信。”確實是這樣啊,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關注國內的經典影片,相信許多觀眾已不再滿足于美國大片帶來的感官刺激,更多深刻反映中華文化、真實反映中國現實的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的青睞。像馮小剛導演的《非誠勿擾》、《私人訂制》,像《中國合伙人》、《親愛的》,國產影片的成功說明,情節能否打動人,主題能否反映中國現實,影片否能符合我們的文化審美,剪輯是否符合我們的欣賞習慣,故事是否能夠給予我們內心共鳴,成為我們選擇影片的標準。

    網友“sweet彩色的”:網上可以查到的幾個數字很說明問題,“2013年中國電影票房217.69億元,國產影片票房收入127.67億元,進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億元,國產影片在中國的票房超過進口影片。”

  網友“ollipop883”:隨著國家軟實力的逐漸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現在很多好萊塢大片都選擇在中國取景,或者找一些中國演員出演重要的角色,這證明中國文化、中國故事都有著很強的市場。加上近些年來,一大批青年導演的迅速崛起為中國電影持續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國產片表現不俗也可見一斑。中國電影,登臺獻藝的是自己的同胞,演繹的是中國故事,弘揚的是中華文明,鼓舞的是民族士氣,我們沒有理由不熱愛,請帶上自信看自己的電影,邊欣賞藝術邊增強自信。

  網友“軟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文藝最能代表一個時代、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電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既是社會的投影,又在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功能。電影帶給我們快樂,也讓我們學會思考,思考人生、生活、親情、愛情、歷史.......

  網友“孫逸豪”:我們的國產電影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不溫不火,并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順應歷史大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電影在創作過程中沒能明確自己發展目標,有些閉門造車。不管什么樣的影片,真情流露、弘揚文化,才能真正吸引觀眾,引起共鳴。電影人要走進社會角角落落,讓觀眾覺得這部電影離地不遠,其實觀眾的要求并不高。

  肇慶網友:毫無疑問,電影是多彩的,不同視角下的觀眾,對電影的感受又是不一樣的。電影可能帶給你成長,電影可能教會你夢想,電影可能喚醒你記憶深處的那一抹光。但是一部好的電影,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大多是一樣的。電影通過它特有的精彩故事情節、鮮活的鏡頭語言、豐滿的銀幕形象,向我們展示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不斷地拉近我們同文化、同生活的距離。

  電影是一種商業生產活動,也是文化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同時也給人們傳遞著價值和理念。“我和電影有個故事”說的是個人與電影和故事,談的更是百姓們對中國電影的心聲和對文藝工作的期望。我們的博文征集活動還在繼續,如果您也想分享與電影的不解情緣,那么就點擊上方的圖片一起來參與吧。

責任編輯:胡 楊
更多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有码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不卡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