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使用手冊
發表時間:2015-08-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曾經說“晚安”,是真的要睡了;現在說“晚安”,可能又刷了一個小時朋友圈。

  根據騰訊公布的2015年業績報告,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的活躍用戶已達5.49億,微信已經成為重要的交流工具,接近一半活躍用戶擁有超過100位微信好友。幾家歡樂幾家愁。另一個消息是,《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微博的用戶規模為2.04億人,網民使用率為30.6%,而在2014年12月,微博的用戶規模為2.48億人,網民使用率為38.4%。

  在微博與微信同時存在的江湖,什么是兩者正確的打開方式呢?

  私人生活發微信 公共話題看微博

  在微博誕生之初,80后的媒體工作者王翔每天至少要發一條,而且要刷N遍,但自從有了微信,他就很少在微博里發言,轉以圍觀為主。“微信朋友圈里99%都是自己原創的內容,記錄的是自己的生活。”王翔說。

  王翔大概是很多微博與微信雙料用戶的縮影。據騰訊公布的統計,微信用戶平均年齡26歲,97.7%的用戶在50歲以下,86.2%的用戶在18歲到36歲之間。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宋振韶博士說:“微博是一個開放的平臺,而微信是朋友的圈子,兩者個性鮮明。” 王翔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關心國家大事的爸爸喜歡用微博,而經營家族關系的媽媽喜歡用朋友圈。

  宋振韶認為,在傳播內容上,微博是公共話題的發酵,比如打拐、反腐;而朋友圈里多是私人生活,去哪兒玩了、吃了什么,如果發尋人啟事就沒什么意義。在傳播方式上,微博偏向于單向的信息發布,或許也有互動的功能,如評論、點贊,但更多的還是一個人的分享;而朋友圈是雙向的,如果你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得到任何反饋,會感到很失落。

  宋振韶介紹,心理學上有一個“群體極化”的概念,比如一個群體的平均傾向偏于保守,內部互動越密切,保守傾向就越強烈。“微博相對匿名,極端情緒的泛濫會更普遍,微博上也更容易出現群體極化的現象,比如粉絲互掐。微信相對不太會出現極端言論,畢竟大家比較熟悉,極端化不如微博。”宋振韶說。

  王翔說:“微博的問題在于,大家主要是去看名人、大V說了什么,給一般用戶留下的空間不大,我們就逐漸淪為看客。就跟炒股里面的散戶似的,最后只會跟風,無法掌握話語權。”

  當朋友圈里混入了其他人

  身為媒體工作者,王翔的朋友圈里有好幾百人,且在持續上升中。朋友圈里就不僅僅是朋友了,有不少是一面之交的陌生人。王翔坦言:“這些人加的時候就對他們設置了朋友圈不可見。”

  中國青年報2014年6月19日的一個調查顯示,“42.6%的受訪者會對一些人屏蔽朋友圈,屏蔽對象除了陌生人(44.0%),主要還集中在上級領導(27.7%)、普通同學同事(18.8%)和父母親人(11.6%)等周圍人身上”。而自從微信有了好友分組功能,屏蔽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有了分類可見的溫和版,據說必備分類就是領導和家人。

  在母親節時,朋友圈被各種對偉大母親的愛與祝福刷屏,有人吐槽,“一群把媽媽拉進朋友圈黑名單的人在朋友圈里瘋狂地刷著母親節快樂”“你在朋友圈里這么孝順,你媽媽知道嗎”。

  一篇調侃文章寫道:自從媽媽加了兒子的微信后,兒子的朋友圈都變得特別勵志,比如“放假3天,在圖書館,遠離生活的煩擾,沉浸在書與知識的海洋,感覺很充實”“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經常鍛煉可以保證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健康,一起跑步吧”……

  還有一篇文章描繪了老板與員工進入朋友圈后,圈里的“畫風”都為之一變。來看幾組對比:在加老板微信之前,員工的朋友圈是這樣的:“什么公司啊!不想干了!天天加班,頭發都白了!”而之后,是這樣的:“午夜的辦公室是那么安靜、美好,對于寫報告來說真是一劑良藥,加油!今天爭取4點到家!”

  宋振韶說:“微信好友分組與人們的需求相關,有的話題適宜真正的朋友之間談,而有的是全民可見。”

  上文所提中國青年報調查還顯示,70.7%的受訪者表示微信朋友圈就是自己的“朋友生活圈”,但也有人發現自己的朋友圈已變味兒成其他圈了。最明顯的幾個就是,新聞信息圈(36.8%)、心靈雞湯圈(35.5%)、修身養性圈(34.3%)、廣告代購圈(20.7%)和瘋狂自拍圈(18.5%)等。

  王翔說:“朋友圈可能讓人‘友盡’。本來沒覺得這個人那么討厭,結果看他天天發,不是養生就是雞湯,不是代購就是廣告,你就想把他拉黑了。”

  在2014年云南省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時,朋友圈還出現了“我叫×××,我是第×××位為災區祈福的人……”這樣的為災區祈福信息,引發大量轉載。然而,該鏈接實際上是利用人們的同情心,誘導用戶分享,換來自己的商業利益。

  當微博和微信界線變得模糊

  微博剛出現時,以其反腐、尋人、監督等功能讓宋振韶振奮不已,認為這是能改變社會的一個工具。之后朋友圈的異軍突起,分流了很大一部分人到微信。騰訊最近的調查顯示,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微信重度用戶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他們每天打開微信的平均次數超過30次。

  “在這個搖擺過程中,微博和微信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過,讓宋振韶擔心的是,如果朋友圈繼續向微博的方向發展,成為微博2.0,失去原來的特色,人們也會慢慢感到厭煩。“微信現在‘高大全’,什么都有,商業氣氛也越來越重”。

  最近,很多人就收到了這樣一條微信,“打開微信設置,通用,群發助手,全選,把我發的信息粘貼一下,發送,就知道誰把你刪了,方便你清人。”發送失敗的就意味著你已經被移除了對方的朋友圈。宋振韶覺得,清理朋友圈,其實清理的是那些互動低的、不太熟的關系。

  宋振韶認為,微博和微信現在面臨著界線混亂的困擾。“分不清公私,你不是公眾人物,你在微博上發晚飯吃了什么,就不如發在微信上;分不清情感和工作,家人、同事、密友、普通朋友,在朋友圈里亂成一團”。

  王翔認為,微博的開放平臺對隱私的保障不夠,經常被垃圾賬號騷擾。不過,最近他發現微信朋友圈也有淪陷的趨勢,“很多刷屏式的轉發,很多都是微博老段子拿出來炒炒,標題黨多,什么‘群里的媽媽都注意了’、‘刪一次我轉一百次’”。

  王翔說:“校內網時代沒有微博,微博時代沒有微信,微信時代不知道以后會怎樣。平臺在變,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現代人需要這樣的平臺來刷存在感。既然都是展現自己的平臺,我在微信上得到的反饋比在微博上多,那我為什么還在微博上說話。”(記者 蔣肖斌)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朱 波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801951&encoding=UTF-8&data=ACrBHwAAAAcAACrLAAAAAQAY5b6u5Y2a5b6u5L-h5L2_55So5omL5YaMAAAAAAAAAAAAAAAvMC0CFDTT5orL4o4Fg1aAnzHUw1BJ6oQgAhUAk6oKq3jETbbcbCNqdudXToegAk4.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801951&encoding=UTF-8&data=ACrBHwAAAAcAACrLAAAAAQAY5b6u5Y2a5b6u5L-h5L2_55So5omL5YaMAAAAAAAAAAAAAAAuMCwCFC2bGrc90st2oqy96TgpmaeC57AtAhRM5R1PJiIUHOBz5pLdDUZxt7zITQ..&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 | 久综合在线观看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