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東部新城。陳昊 攝
以“書藏古今、港通天下”著稱的東南名城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東方始發港,同時也是文脈悠遠的歷史文化名城。立于海洋文明和儒家文明交匯點、擁有一部璀璨文明史的寧波,在進入新時代后,又被賦予了豐富且生動的時代內涵。
打造“信仰之城”“首善之城”
用精神力量凝聚文明合力
弘揚理想的旗幟,凝聚精神的力量。寧波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汲取奮進力量,以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以厚德流光傳遞人性溫暖,演繹崇德向善、精神富有的大愛樂章。
寧波深入實施“鑄魂、溯源、走心”三大工程,全力構筑全社會齊心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組建“80后”“90后”“00后”宣講團,常態化開展“千支宣講團、萬名宣講員”進基層活動,累計宣講4萬多場,聽眾100多萬人次;全國首個中央音樂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音樂中心落戶寧波,以文藝形式傳播新思想,至今已宣講300多場;慈溪以“幸福巴士”為載體打造車輪上的“微黨課”,開出1700余輛次,讓75萬余人次群眾受惠。

第七屆寧波市道德模范頒獎典禮現場。王鵬 攝
365天“在崗”,24小時“開機”,被100多位孤寡老人當成“親兒子”,帶領1200多名志愿者為雪域高原、偏遠山區等送去光亮……2022年5月,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社區經理錢海軍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這位燈暖千萬家、奮進共富路的新時代勞模代表,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奮進路上充滿溫暖的寧波“最美”風尚。
一大批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道德典型,成為新時代寧波公民道德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目前,寧波有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12人、中國好人113人、浙江省道德模范21人、浙江好人304人。
建設“幸福之城”“魅力之城”
用文明厚度彰顯城市形象
生態興則文明興。“神話之鳥”“梅山灣”的故事是寧波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引領,書寫生態文明畫卷的生動縮影。如今的寧波,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9%,全年有350天是“水晶天”,市控以上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87.5%,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常年保持100%達標。

寧波三江口夜景。陳乾斌 攝
精神富有、文化先行。寧波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和紅色血脈,讓城市既有舒適宜居的生態環境,又有獨具特色的人文魅力。
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奉化博物館從全國200多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摘得被譽為文博界“奧斯卡獎”的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深埋于地下10米的井頭山遺址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前推到距今8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國沿海發現的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為中華海洋文明探源樹立了標桿;施岙遺址古稻田是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文化系列最完整、證據最充分的稻作農耕遺跡,被專家譽為世界級的發現……近年來,寧波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不僅增強了文化自信,也為城市發展注入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鄞州區百丈街道潛龍社區通過鋪設彩色路面,打造墻角花園等創意“微改造”。唐嚴 攝
實現“善治之城”“共享之城”
用精準智治繪就共富圖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年來,寧波以數字化改革為手段,持續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讓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力爭率先展現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基本圖景。
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當前,寧波正持續推動城市大腦迭代升級,集成了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基層治理等一大批智慧應用,極大方便了市民就醫、就學、出行、辦事。目前,寧波基本建成了“掌上辦公之市”“掌上辦事之市”“無證件(證明)辦事之城”。

寧波志愿者參加清潔家園志愿服務活動。崔引 攝
今年初,海曙區中山廣場順利通過寧波市第三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廳示范區域驗收,完成掛牌。“席地而坐”的顏值標準線是“隨時隨地坐下來,身上衣褲不會弄臟”。2021年,寧波再一次“自我挑戰”——提出打造“最干凈城市”,通過實施《寧波市全面打造“最干凈城市”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探索開展“最干凈”指數測評,推動公共廣場、農貿市場、公共廁所等人流最為密集之所見底色、亮本色。

環衛工人進行人行道機掃車作業。何開艷 攝
擊鼓催征正當時,奮楫揚帆啟新程,讓人們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圖文供稿:浙江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