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打造文明和諧宜居之城
發表時間:2022-08-26 來源:中國文明網

  北京城市副中心傳承大運河歷史文脈。

  一城之美,在于文明。

  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有序拉開,重大工程緊鑼密鼓,兩區建設持續發力,綠色發展生機勃發,公共服務穩步提升,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對社會文明素質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堅持全面創建,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潞河中學北街的背街小巷綜合整治成效顯著,被評為北京市最美街巷。

  強化統籌,實現有序推進。為深化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通州區堅持以首善標準抓創建,全區上下“擰成一股繩、握成一個拳”,始終堅持高點起步、高位推動。成立十一個專項督查組,建立常態化督查拉練機制。在全域范圍內常態化開展全指標、全類型、全覆蓋的實地考察,實施“條塊同步”考核機制,確保各街道、各責任單位步調一致、快速反應、聯動高效,不斷提升文明城區常態化創建整體水平。

  文明實踐,實現深入人心。全區183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不僅是市民的“15分鐘實踐圈”,更是“美好生活的幸福圈”。構建起“3+19+N”工作組織架構,織密織細文明實踐網絡;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統籌區屬機關、企事業單位為民服務資源,建立8類68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形成了文明實踐服務清單,涵蓋理論政策宣講、社會公益、衛生健康等11類近60項志愿服務內容,以點派單形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多元化服務。

  專項行動,實現精準發力。在推進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中,通州區針對痼疾頑癥開展專項整治,通過一個問題的整治促進同類問題的全面整改,通過一類問題的源頭治理避免同類問題的重復發生。

  堅持全域創建,助推城市文明蝶變

通州區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通州區通過實施基層治理能力提升項目,組織城市文明論壇,發動市民參與社會監督,通過孵化更多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隊伍,提升居民自治意識,破解文明城區創建難點問題。

  “老舊小區”變身“示范小區”。針對老舊小區管理難題,通州區實施“1+1+N”物業服務工作模式,全面推進居民小區文明創建對標達標工作,逐步規范老舊小區物業管理,使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活力。

  “城中村”變身“城中景”。在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中,通州區注重虛功實做、實功細做,從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入手,讓群眾共享文明城區創建成果,不斷提升群眾滿意率。昔日臟亂差的城中村舊貌變新顏,困擾村民的老大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村民們都為文明城區創建豎起了大拇指。

  “老街巷”變身“新街景”。通州區針對背街小巷開展整治提升行動,讓背街小巷的面子更靚,里子更舒適,形成“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觀”,同時“責任雙師”制度,開展文明街巷創建工作,實施“動態治理”。

  “舊荒地”變身“停車場”。針對市民停車難的實際,通州區合理運用拆違、騰退出來的空地規劃停車位,緩解市民群眾關注的民生難題。

  堅持全民創建,奏響城市文明“協奏曲”

文明引導員“文明交通”行動助力文明城區建設。

  共建共享,引導全民參與。通州區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駐區部隊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文明城區建設,積極構建文明單位作表率,各街道、鄉鎮齊動員,各行業齊參與的工作格局。

  文明培育,參與疫情防控。文明城區創建使市民家園意識充分激發,越來越多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積極參與“助力疫情防控 副中心志愿者在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堅持全時創建,描繪城市文明“一張圖”

  協同聯動,形成創建合力。通州區推進“創城+熱線+網格”聯動互促工作模式,通過實施“五聯五動”工作法,找準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切入點,將“市民熱線”群眾訴求作為“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的風向標,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科技賦能,推進創建智慧化。通州區將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應用到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中,為文明創建裝上了“最強大腦”,在全市率先啟用城市副中心“文明數治”管理平臺,推動文明城區常態化創建提質增效。(圖文供稿:首都文明辦)

責任編輯:楊 學靜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欧美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