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鄉學院前的紅軍雕塑,拍攝者:王天定
艷陽高照,河南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溪水潺潺,鳥語花香,白墻黛瓦的豫南風格民居掩映于古樹濃蔭中,前來拍照“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
紅軍醫院、紅軍井遺址,拍攝者:張星
“以前這兒全是荒山坡,‘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環境臟亂差’。通過文明村鎮創建,引進花卉種植,現在是‘山上有花,墻上有畫,戶戶通了水泥路,太陽能路燈照著家,老區不比城里差’。”對比今昔生活的變化,里羅城村51歲的余弟福幽默地說起了順口溜。
建在初心路上的脫貧攻堅攝影展,拍攝者:張星
里羅城村的嬗變,是老區商城縣近年來持續開展文明村鎮創建的一個縮影。
金谷戲陽豐收忙,拍攝者:豐子西
近年來,商城縣將文明村鎮創建作為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推進鄉村振興、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堅持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保留鄉村風貌、肌理和古韻,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里羅城村村規民約上墻,拍攝者:張星
如畫鄉村引來八方游客。里羅城村大別山鄉學院前的紅軍雕塑不時有群眾駐足瞻仰。“93年前,這里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商城起義,建立了河南省第一支工農紅軍隊伍——中國工農紅軍紅十一軍三十二師,誕生了經典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革命戰爭年代先后有10余萬商城兒女投身革命,8萬余人英勇犧牲。”指著村后巍巍聳立的大別山主峰之一的金剛臺,作為村里義務講解員的里羅城村黨支部書記陳啟鑫,動情地介紹,“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該倍加珍惜。”
里羅城村的稻田逮鴨賽,拍攝者: 張光明
依托遍布境內的兒童團崗哨舊址、紅河、紅橋、紅軍墓、紅軍井、紅軍洞群、紅軍醫院等眾多紅色遺址,該村精心打造了一條長5.5公里的“初心路”,成為深受當地廣大黨員干部歡迎的紅色教育基地。
美麗鄉村里羅城,拍攝者: 胡廣才
與此同時,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元素,舉辦民俗文化節、插秧節、大別山山貨節、農民豐收節等活動,讓村莊變景點、田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產品變商品,里羅城村成了“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同時,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認領、“鄉村光榮榜”評選、移風易俗、鄉賢理事會、文明村鎮創建等各項工作,厚植文明鄉風,里羅城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