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国文明网

缅怀英烈,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发表时间:2025-04-03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铿锵诗句穿透纸背,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宣言刷屏网络,这些用生命刻写的信仰宣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清明前夕,网上网下缅怀英烈的氛围愈发浓厚。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向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表达敬意。在烈士陵园,鲜花簇拥着一个个庄严肃穆的墓碑,人们静默哀思,仿佛能听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英烈们坚定的脚步声。在网络上,网友们纷纷留言,用最真挚的话语寄托哀思,表达对英烈的无限敬仰。

  缅怀英烈,铭记来时路。翻开历史的扉页,总有一些记忆描摹着用生命刻写的路标:赵一曼受尽酷刑仍高呼“我的主义、我的信念,绝不更改”;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在飞机失事前与警卫员紧抱护住绝密文件,焦灼残骸中两人的身躯化为共和国科技崛起的基石;戍边英雄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我们看到,每一段“来时路”都浸染着英烈的热血,他们以生命为火把,照亮民族前行的方向;他们用信仰铺就道路,让后人得以在荆棘中踏出坦途。今天,我们缅怀英烈,铭记“来时路”,不是沉湎于过去,而是让记忆成为脚下的力量,沿着这些路标用生命指引的方向,走成一片开阔的光明。

  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缅怀英烈,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要将英烈的精神融入血脉、付诸实践,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开展讲述英烈故事会等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将课本里的英烈故事搬上舞台,社会各界应充分保护、利用、挖掘红色资源,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使其持续焕发光彩。

  山河不忘英雄名,薪火传递代代承。让我们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朝阳门工作室 阚亚玲)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