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羅榮桓。
羅榮桓元帥經常告誡家人,一個革命者想的應該是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因為地位不同了、身份變了,要求額外的照顧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羅榮桓遠在湖南老家的女兒給他寫信,字里行間流露出爸爸當了大官、一家人可以進京享享福的想法。羅榮桓提筆回信:“你爸爸20余年來是在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職業,而不會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沒有財可發,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國家規定之待遇外,一無私有。你弟妹們的上學是由國家直接供給不要我負擔,我亦無法負擔。因此陳卓(女婿)等來此,也只能幫其進入學校,不能對我有其它依靠。”羅榮桓的信件對女兒的思想震動很大,也影響了她的一生。
羅榮桓常常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來教育子女,教育他們作為干部子女不能搞任何特殊化。1947年7月,羅榮桓從莫斯科治病回到哈爾濱,全家被安排住在哈爾濱市區一處很寬敞的獨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處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住。
羅榮桓元帥經常告誡家人,一個革命者想的應該是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因為地位不同了、身份變了,要求額外的照顧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羅榮桓遠在湖南老家的女兒給他寫信,字里行間流露出爸爸當了大官、一家人可以進京享享福的想法。羅榮桓提筆回信:“你爸爸20余年來是在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職業,而不會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沒有財可發,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國家規定之待遇外,一無私有。你弟妹們的上學是由國家直接供給不要我負擔,我亦無法負擔。因此陳卓(女婿)等來此,也只能幫其進入學校,不能對我有其它依靠。”羅榮桓的信件對女兒的思想震動很大,也影響了她的一生。
羅榮桓常常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來教育子女,教育他們作為干部子女不能搞任何特殊化。1947年7月,羅榮桓從莫斯科治病回到哈爾濱,全家被安排住在哈爾濱市區一處很寬敞的獨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處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住。
- 上一篇:
-
梅蘭芳: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觀眾
已是第一篇
-
梅蘭芳: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觀眾
- 下一篇:
-
朱德:教育兒子當鐵路工人
已是最后一篇
-
朱德:教育兒子當鐵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