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道出了中華民族傳統家風家訓教育。隨著參加陜西省孝老愛幼道德公益協會舉辦的活動,我更加體會到它的力量所在。
在這里,人與人相見首先是一個90度的深鞠躬,看似平凡的舉動,卻足以震撼人心。這個細小的動作所體現出來的,是我們華夏文明的優良傳統和高尚品德。
這里的人們之所以如此有禮,是踐行《弟子規》的結果。《弟子規》所傳遞的價值觀,可以說是“安身之法、齊家之寶、立國之本、民族之根”。當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有煩惱、有壓力、有痛苦、有糾結時,完全可以從《弟子規》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如果孩子不聽話,或是平時雙方溝通有障礙,我們可以從《弟子規》中的“入則孝”中找到答案:“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現在學生之間,難免有攀比之風。對此,也可從《弟子規》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衣貴潔,不貴華”教育我們穿衣服關鍵在于整潔,而不在于華麗的名牌;“上循分,下稱家”教育我們消費與收入要成正比。學生時代,是靠父母支持才得以完成學業,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攀比。
現在,有些人利用自媒體傳播一些子虛烏有或斷章取義的文章。他們一定沒有認真學習“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的教誨。如果銘記“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的經典,就不會人云亦云。
在發生經濟糾紛時,《弟子規》的幾句話可以給人以啟發:“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雖說財是養命之源,但還有一句話:“財是身外之物,唯有親情無從價”。
人們常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每一個家庭的和睦幸福;每一個家庭的和睦幸福,也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家訓;每一個良好的家風家訓,離不開古圣先賢及《弟子規》等的教育與引導。愿每個家庭都能好好學習這些經典,把忠厚家風代代相傳。(牛熙月)
- 上一篇:
-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
已是第一篇
-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
- 下一篇:
-
把好家風"種"到村民心中
已是最后一篇
-
把好家風"種"到村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