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進入了關鍵時期,為了讓創建工作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些地方出現了“亂攤派”現象。上級部門就像分包商一樣,層層分解、攤派任務。比如,強制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集體掃大街、維護交通秩序、做志愿者等。雖然隊伍浩浩蕩蕩、場面轟轟烈烈,但治標不治本,有違文明創建的初衷。這種“攤派式”創建隱患重重。一方面,“攤派式”創建是搞突擊、是運動戰,很難形成持久文明的局面;另一方面,“攤派式”創建是僵化的創建,視上級指示如金科玉律,下級必須照章執行,不考慮實際情況,很難做到對癥下藥;再者,“攤派式”創建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影響創建者的積極性,甚至會令其對創建產生誤解。
創文本應該是一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好事,“攤派式”創建卻讓好事變了味兒。其實,如果方法得當、要求合理,恐怕沒有人會拒絕變得更好,沒有人會不向文明靠攏。因此,文明創建工作應該轉變思路、杜絕攤派、講究方式方法,讓單位和個人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創文要建立長效機制。文明城市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要從日常管理入手,建立一套長效機制。不然,一遇到檢查,勢必亂了陣腳,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胡子眉毛一把抓,實際效果并不好。因此,文明創建工作必須要在“常長”二字上下功夫,明確創建的主體和責任,讓創建成為一項日常工作,少搞“突擊式”“一陣風”式的創建,如此才能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常創常新。
創文要接地氣聚人氣。“攤派式”創建既不尊重客觀條件,又無法找準問題所在。一創建就“全城掃馬路”的面子工程不可取,搞好衛生固然重要,但對于一些地區來說,并不會解決主要問題。文明創建要減少行政指令,多些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實地考察調研、把脈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組織靈活、精準且更接地氣的活動。只有接地氣,才能聚人氣,增強基層創建的熱情。
創文要用新思路新方法。城市發展一日千里,新問題不斷呈現,新現象層出不窮。“攤派式”創建等舊思想、老辦法固然在過去有效果,但今非昔比,曾經屢試不爽的辦法反而會成為創建的拖累。因此,文明創建工作也要創新方式方法。比如搞調研,就可以有選擇性地通過網絡問卷、電子政務等形式來收集問題,更有效率;比如要解決轄區內群眾的貧困問題,要注重發揮慈善組織的力量,而不是單純依靠政府的救濟;再如全民創建思維的培養,城市管理者要學會循循善誘,善于發動群眾積極投身創建,而不是大包大攬,結果卻事倍功半。
攤派不文明,文明莫攤派。“攤派式”創建雖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市容市貌,但沒有全民參與、沒有完善的城市管理體系、沒有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樣的短期繁榮終究是空中樓閣。所以,我們必須要警惕這種懶政惰政思想的蔓延,要通過改善機制和方法,讓文明創建變成城市中每個人的自愿與自覺。(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