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要留得住“鄉愁”
近年來,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轉變正在使鄉土文化趨于解體。一些具有百年歷史的古村莊人去屋空,流傳千百年的民俗、手藝瀕臨失傳,縣志、村志等鄉土文獻整理無人問津,鄉村文化設施老舊短缺,賭博迷信等不良風氣抬頭……凡此種種,讓人說到鄉愁時,甜蜜中充滿著苦澀。肥東縣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導的方式持之以恒開展農民文化月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生活,而且用文化凝聚了人心、增加了鄉村生活的吸引力,值得肯定。 鄉土文化是鄉愁的重要載體。農村要留得住鄉愁,必須重建鄉土文化。眾所周知,農村文化較城市落后,主要源于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當下如火如荼的城鎮化建設,要義就是彌合城鄉發展鴻溝,帶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就鄉土文化而言,既要按照農村的人口結構和經濟水平來確定文化供應的內容,在“送文化”的基礎上探索如何因地制宜“種文化”,也要大力挖掘和傳承積淀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莊文化。 文化的生成和傳承是一種日積月累的緩慢過程。因此,農村要留住鄉愁,不僅有待于各級政府在人、財、物的長期投入和規范建設,更需要我們對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不懈的發掘和弘揚。(劉學)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嚴是平安,促善始善終
已是最后一篇
-
嚴是平安,促善始善終
責任編輯:賀宏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